濟南與四大火爐漸行漸遠
“火爐”排座次 濟南僅排第十五
“高溫天這么多,怪不得濟南被稱為‘四大火爐’呢?”在市民的印象中,濟南的夏天酷熱難耐,“火爐”的稱號名副其實。那現實情況如何呢?到底濟南是不是“四大火爐”之一呢?
長期以來,我國“四大火爐”之說流傳很廣,組合版本也是眾說紛紜,流傳比較廣的主要有,版本一:武漢、南京、重慶、南昌;版本二:南京、武漢、重慶、濟南;版本三:濟南、武漢、重慶、長沙;版本四:重慶、武漢、南京、長沙 ;版本五:南京、濟南、重慶、石家莊。另外還有十大火爐的說法:武漢、重慶、南京、杭州、南昌、長沙、濟南、西安、石家莊、福州。其中,中學地理課本上有關“四大火爐”的城市分別是:吐魯番、武漢、濟南、南京。
無論如何組合,重慶、武漢、南京屬于“火爐城市”基本沒有爭議,但“第四把交椅”的歸屬曾多次易主,濟南、上海、南昌、廣州等都曾上榜,濟南并非榜單中的“常客”。
在民間版本的“四大火爐”不斷更迭之際,2013年,國家氣候中心專家根據1981年到2011年這31年的氣象觀測資料,綜合分析我國主要城市的炎熱指數、極端最高氣溫、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要素,得出的結論是,近31年全國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其中,長江流域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炎熱城市最多。
榜單公布后,排在前列的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被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而濟南這個地理書上的“老火爐”未能進入前十名,排在了第十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