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14時,持續(xù)十多個小時的降雨告一段落。在匡山立交橋西側(cè),約百米的道路因排水不暢出現(xiàn)大片積水,最深處約10厘米,望去似一條小河。 記者王鋒 攝  15日14時,持續(xù)十多個小時的降雨告一段落。在匡山立交橋西側(cè),約百米的道路因排水不暢出現(xiàn)大片積水,最深處約10厘米,望去似一條小河。 記者王鋒 攝
14日到15日,濟南又迎來降雨。記者王鋒 攝14日到15日,濟南又迎來降雨。記者王鋒 攝

  從之前一直干旱缺雨,到今年7月1日山東進入雨季后雷雨頻繁做客,這樣的天氣變化讓不少市民有些擔(dān)心:俗語稱久旱之后必有大澇,今年濟南會不會出現(xiàn)像2007年一樣的洪澇災(zāi)害?

  背景 百年最強厄爾尼諾,已讓濟南連旱兩年半

  濟南之前旱了多久?這還要從2014年開始的百年最強厄爾尼諾說起,從那時起,“等雨來”成了主旋律。

  到底有多旱?先看看山東整體情況:2014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為2003年以來同期最少值;2015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5位少值。濟南情況也差不太多。2014年全市平均降水量433.0毫米,較常年少189.6毫米,偏少30.5%;2015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87.8毫米,較常年少60.1毫米,偏少9.3%。進入2016年,旱情依然沒有得到完全緩解。截至5月31日,全市平均降水86.4毫米,比常年同期少18.1%;比去年同期少36.5%。

  現(xiàn)狀 厄爾尼諾走后,6月雨量超常年值近一倍

  2016年5月,厄爾尼諾正式撤退。而這之后,濟南天氣劇情就開始了大反轉(zhuǎn)。

  一般來說,7月、8月是濟南降雨最多的時候,6月則仍是以干熱為主。不過,今年情況有些反常,雖然雨季還沒來,但數(shù)據(jù)顯示,整個6月,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48.7毫米,其中市區(qū)達124.0毫米。根據(jù)1981年-2010年的數(shù)據(jù)來看,6月濟南市區(qū)的降水常年值為85.2毫米,6月全市降水常年值為80.1毫米。對比今年6月數(shù)據(jù),雨量已比常年值多了近一倍。

  7月1日開始,全省進入雨季,雨水則更加肆無忌憚,經(jīng)常會甩出來幾個大暴雨點。截至目前,7月1日至15日全市平均雨量62.1毫米,其中市區(qū)雨量79.9毫米,按照7月全市175.1毫米、市區(qū)187.2毫米的常年降水量來衡量,也基本接近一半的雨量。根據(jù)天氣預(yù)報,本周末和下周二、周三又有雨水來約,為此,不少市民開始擔(dān)心,都說久旱之后必有大澇,在干旱了兩年半之后,會不會再來一次像2007年7月18日那樣的澇災(z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