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暴雨,濟南史上首次調整上下班時間。與以往的暴雨防范應對工作通知相比,今年的通知明顯短了一些。在通知過后,相關工作準備得怎么樣了?

  調整上下班時間,企業不執行咋辦

  “這種通知,也就是下給機關事業單位看的吧,一般的企業應該很難遵守。”18日,看到調整上下班時間的通知,在一家私營企業工作的張先生發出這樣的感慨。最近他單位的工作挺忙,加班都干不完,臨時這么調整上下班時間,他認為可能性不大。

  在銀行工作的蘇女士也認為銀行不太可能執行,“銀行是對市民服務的窗口,就算是下大雨,我們也不可能提前關門吧。”

  同樣有這一顧慮的還有在省城一家大型購物中心工作的秦女士。在她看來,如果這個通知不是硬性規定,那對企業來說就等于是沒有規定。“企業如果不執行,又能怎么樣呢?”

  短信推送覆蓋面,能否再大一些

  “這個消息是真的嗎?”直到18日晚上10點多,市民王先生的朋友圈中依然有人在問他消息的來源。顯然,這個在下午下班時間發出的消息,并沒有第一時間傳遞給全部市民。

  據了解,根據濟南市剛剛印發的《城市防洪應急預案的通知》要求,城市汛情預警信息應采取多種發布途徑,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交通運輸局、濟南廣播電視臺等部門協調組織相關單位利用廣播、電視、短信、信息網絡、電子顯示屏、內部有線等方式發布;市公安局、人防辦等部門通過警報器、宣傳車等方式發布。機場、車站、公交車、重要路口、廣場、旅游景點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管理單位應設置并利用電子顯示裝置及其它設施播放預警信號。對人群高度聚集的地下商場、學校等特殊場所和警報盲區采取有針對性的發布方式。

  在這些傳播途徑當中,短信可能是相對直接的一種了。“但不知道為什么,短信也不是人人都給推送的。”市民曹女士說,他們全家四口人,只有她一個人收到了信息,其他三人都沒收到。“這種重要的信息,短信的推送能不能更及時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