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提前至15時下班,7月20日上午推遲至10時上班”。這條被冠以“重要天氣預報”的消息雖然不長,但卻是意味豐富。

  次日,當?shù)孛襟w以以濟南官方“史無前例調整上下班時間”為題進行了解讀。弦外之音無非就一句話:這次的雨,將下的非常大。

  這種緊張氛圍很快開始擴散。“是不是會下比718更大的雨”的疑問,開始盤旋在每個濟南人的腦海中,比“7·18”還大,那將是一種怎樣的可怕景象?

  于此同時,公安、消防、交通、市政等各個部門紛紛開始行動,確保整座城市能夠安然度過這場暴雨。

  應急車隊紛紛出動,就連小區(qū)樓下的塑料垃圾桶也綁在了樹上……全國天氣預報關于包括山東在內(nèi)的“華北、華東”地區(qū),即將迎來本年度最強降水的消息,加重了此前濟南人的疑問,“本輪降雨濟南會怎樣?”敏感的人們也早已自動腦補了當年718發(fā)生時的種種慘狀。

  在這個不那么平靜的夜晚,經(jīng)歷了“遲上早下”短暫喜悅,更多濟南人帶著一種對未來難以預料,但又點好奇的復雜心態(tài),進入了夢鄉(xiāng)。

  好在,一夜無事。

暴雨預報和市政府通知調整上下班時間后,濟南城的變化……暴雨預報和市政府通知調整上下班時間后,濟南城的變化……

  二、“晚上遲下”

  “早上醒來,拉開窗簾一看,竟然還有太陽,傳說中的雨呢?”相信這是不少濟南人19日早起后的第一感覺。

  天氣既非艷陽高照,也不是陰雨霏霏,而是曖昧不明的時晴時陰,這讓人們本就緊張的心情,又多了一絲疑問,“預報的雨,會來嗎?”

  從整個世界來看,暴雨預測的準確率一直不高,其中最高的美國,準確率為25%。”中國的準確率并不穩(wěn)定,“有時較低,有時比較高。”

  于是,這樣的場景,好像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18日的預報消息只是提到大雨或于次日下午來,但19日中午12點之后的整個下午,從13點到14點,再到15點,都沒有一絲要下雨的意思。

  “值得調整上下班時間嗎?”不少人原本就有的疑問開始被放大,“這次天氣預報是不是又不準了?!”于是,段子手開始悄無聲息的到來,“趵突泉:艾瑪,坐等大雨!看我突突三尺高!”

  不過,早下班帶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好處:從19日15點左右,濟南街頭的汽車、公交車開始密集起來——本應擠成一鍋粥的晚高峰,似乎并沒有太擁堵,只是比平時早來了一個小時左右,而且結束時間,也比平日早了將近兩個小時——到下午17點30分左右,路上已經(jīng)看不到幾輛車了。

  楊坤《空城》里的一首詞,用來形容此刻濟南與平時濟南之間的混亂感,最合適不過,“這城市那么空……這街道車水馬龍……”

  等雨不來雨,未嘗不是好消息,畢竟,與可能帶來重大損失的雨災相比,盡管對事實仍有疑問,濟南人依然在等待著。

  由此帶來此次“暴雨席城”的第二波小高潮,就在“欲說還休”中離去。此刻本地一家媒體稱,濟南暴雨,“或”到今晚8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