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蒸發(fā)”了?不少工人不知啥是高溫補貼
隨著濟南進入高溫季節(jié),按照規(guī)定,高溫天戶外露天作業(yè)有明確的時間限制。昨日,記者兵分4路探訪市區(qū)建筑工地發(fā)現(xiàn),不少工地內(nèi)都叮叮當當響個不停,工人們正頂著高溫干活,高溫補貼也沒發(fā)放,不少建筑工人甚至不知道還有高溫補貼這項福利。實習生王彥斌趙禎楊紫慧記者李雨
昨日,省城“桑拿天”持續(xù),最高氣溫高達35℃。當天,記者兵分4路從中午開始探訪市區(qū)多個建筑工地,發(fā)現(xiàn)不少工地仍在違規(guī)施工,建筑工人的高溫補貼也沒有發(fā)放。不少工人甚至不知道還有高溫補貼這項福利。圖為下午兩點,在陽光新路一處工地,工人仍在施工。 記者李雨攝
高溫下正常干活,防暑就靠喝水
中午十二點左右,記者在全福立交橋附近全福舊居改造二期工程工地看到,整個工地已停工,空無一人。一個外出買飯回來的工人告訴記者,工地下午3點才開工。“這幾天都是這樣,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停工。”當記者問及是否發(fā)放高溫補貼時,該工人笑著說,“咱老百姓哪有這個福利。”
下午兩點半左右,濟南機床二廠路西段的一處建筑工地叮叮當當響個不停。附近一位休息的工人告訴記者,因為最近天熱,原來下午是一點半開始干活,現(xiàn)在是兩點,不過早上開工時間也提前了半個小時。“沒有高溫補貼,工資都是按天算的,大工一天250元,小工一天150元。”
記者看到,為了防曬,有的人把毛巾打濕,然后敷在頭上,再戴上安全帽。“沒有特別的防暑措施,主要是靠喝水。”說著,一位工人拿起手邊一個水瓶大口喝了起來。這個水瓶可以盛1.5升水,一天他會喝掉三瓶。
接著,記者又來到位于經(jīng)十路和建設(shè)路交叉口的一處建筑工地,此處正在建設(shè)一棟樓房。記者詢問一位正在樹蔭下休憩的工人,記者問他們有沒有高溫補貼時,他哈哈的笑了兩聲,說:“沒有這個東西,干累了就來樹蔭下涼快涼快。”記者觀察到,他搭在背上的短袖不斷的有汗水滴下來。
“鋼筋曬一上午能燙掉一層皮”
25日下午一點半,記者前往郎茂山路某樓盤建筑工地,該工地共劃分了三個區(qū)域同時施工。烈日當頭,記者站在工地外圍,能聽到斷斷續(xù)續(xù)的機器切割聲。李先生和妻子邊聊天邊往最北側(cè)的工地趕,他們告訴記者,他們沒有固定的施工時間,中午吃過飯以后就要回到工地。但兩點左右赤日炎炎,工地里很少有正在施工的身影。“今天除了天熱點沒什么特殊的,沒說停工。不上班不給錢,過了最熱的這會活還得干。”李先生的妻子說。記者在中間的門前攔住了提著水杯的工人劉先生。“我們頭兒說停工休息會,到四點左右吧。但宿舍熱得睡不著,工地樓里涼快,去躺會。”據(jù)劉先生介紹,露天環(huán)境里曬一上午的工具、建材很燙,沒人會大中午去碰。“這種天兒,鋼筋曬一上午碰一下就得燙掉一層皮。”對于高溫補貼,他認為工資高點更實在。
旅游路和荊山東路交叉口東南面一所在建學校正在施工。下午一點,現(xiàn)場仍有工人在鋪設(shè)地面瀝青,經(jīng)詢問,他們并沒有獲得高溫補貼,也沒有接到停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