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3 沙灘更干凈 浴場變“大”了
“沙灘變干凈了!浴場更‘大’了!”很多市民和游客在接受采訪時,都特別談到了這一感受。今年,各大浴場都加大了沙灘的保潔力度和頻率,其中,一浴、金沙灘、銀沙灘和石老人都配備了沙灘保潔車,每天對沙灘進行平整和清理,深度保潔每周不少于三次。同時,各浴場在管理方面也下了大功夫。管理規范了,收費透明了,美食街、商業街等沙灘經營區的亂擺亂放、亂搭亂建行為少了。
浴場環境的變化,不止于“大”。記者在一浴看到,太陽傘和售貨亭體的色彩和樣式都非常考究,沙灘上現代簡約的白色遮陽棚既美觀大方又清新透亮。而在金沙灘,仿古涼亭和木棧道既古樸典雅,又遮陰實用,吸引了大批游客駐足休息。“今年浴場更加注重景觀設計,大多采用‘現代風格’和‘新古典風格’,交相呼應,形成靚麗的景觀帶。 ”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變化4 處處有“天眼”增設指示牌
浴場開放后,安全仍是最受公眾關注的話題。今年,各大浴場普遍增加了望塔、LED大屏幕等安全設施,甚至做到了攝像頭全覆蓋。各浴場均在出入口等醒目位置增設更新了危險警示、禁止牌、游泳須知、泳區安全須知和警示旗等內容。此外,救生人員、岸勤人員身著醒目工裝進行巡視和安全信息宣傳。浴場廣播也根據天氣情況,增加播放安全注意事項的頻次,定時播放天氣、潮汐等情況,出現緊急情況,及時播出相關指令。
同時,各浴場還增加了救護力量。救生員和救護員均進行專業培訓、持證上崗,密切關注海域內游客的情況,發現險情立即發出急救信息,啟動應急預案并組織搶救。此外,一浴的防鯊網也大幅“收緊”,網口減小為原來的三分之一,以阻止滸苔、海蜇等對游泳區游客的影響。 “現在青島的近海基本沒有鯊魚,防鯊網更大的作用是劃定游泳區域,阻止海洋垃圾、滸苔和海蜇,從使用情況來看,海蜇和滸苔的影響較往年減半。 ”一浴救生隊長宗志忠介紹。
新聞延伸
一天十五萬人一浴“下餃子”
晚報訊 昨日立秋,但島城氣溫一直居高不下,第一海水浴場再現“下餃子”的場面。記者用多旋翼無人機航拍了浴場全貌,一個個游泳圈如同甜甜圈撒滿海灘和水面。據悉,昨日一浴的客流量達到1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