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任務
◇打造國內5G應用先行區
◇著力培育5個全國領先、行業主導的互聯網工業平臺
◇打造50個智能工廠或互聯工廠
◇建設500條自動化生產線或數字車間
◇構建全國最大的家電云生態圈
◇規劃建設虛擬現實產業園
◇著力發展智能機器人結構設計、制造、智能控制和人機交互等共性技術
目標 形成5G商用基礎網絡環境
《規劃》中提到,到2020年,通過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城市信息化建設先行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國際知名的互聯網工業城市、全國領先的智慧城市。
基礎支撐能級躍升。信息通信網絡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光網城市接入能力由20Mbps提升至100Mbps,實現100Mbps到戶、1000Mbps入企,IPV6實現全面商用,互聯網用戶超過1000萬戶,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加快,形成5G商用基礎網絡環境,建成北方云數據中心,提供一體化基礎云服務。
互聯網模式成為行業應用新常態。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發展的初步形成,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85(目前74),建成國際知名的互聯網工業城市,經濟、互聯網金融、智慧旅游、智慧港口物流等特色優勢行業信息化應用的深度國內領先。
城市運行管理智能高效。政務事項網辦率達到90%以上,交通運輸、公安、環保、城市管理等領域,基本實現網絡化、數字化的全天候運行監測管理,海關、檢驗檢疫等重點領域,實現綜合運行監測與動態信息服務的全市覆蓋。
信息服務普惠民生。信息技術在社會保障、社區建設等領域的應用持續深化,智慧社區覆蓋200萬戶以上;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智慧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廣泛應用;智慧校園建設進一步深化,形成新型互聯網教育模式;建成市民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
信息產業形成新高地。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智能電子信息產品,嵌入式軟件、互聯網平臺等特色軟件與信息服務,以及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基于位置服務等融合型新業務實現快速發展。到2020年底,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超過3500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