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內 山東省義務教育藝術課程不低于總課時9%

  8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貫徹國辦發〔2015〕71號文件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各級學校在2018年之前,按國家部署要求開齊開足開好美育課程,并在兩年內配齊專職藝術教師。

  《意見》要求,到2018年,按國家部署要求開齊開足開好美育課程;以學區為單位,配齊音樂、美術等美育課程專職教師;加大美育工作投入力度,建立美育器材補充機制,美育場所和設施器材配備達到標準。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大中小幼美育相互銜接,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的美育實施體系,形成科學合理有效的美育評價、監測、督導和問責機制。

  義務教育學校要確保藝術課程課時總量不低于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總課時9%(857課時),鼓勵學校按總課時的11%(1047課時)開設藝術課程。其中,初中學校藝術課程課時占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總課時的比例不低于20%。普通高中藝術課程開設不低于6個學分(相當于108課時)。中等職業學校將藝術課程納入公共基礎課,總課時不低于72課時。普通高校應面向全體學生開設藝術必修課,其中綜合類、師范類非藝術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公共藝術課不低于2個學分。

  此外,義務教育階段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試點增設舞蹈、戲劇、戲曲等課程。高中階段施行2+1美育課程設置,即學生在修習音樂、美術課程的同時,至少要修習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1個模塊課程。特殊教育學校要統籌好教育康復、技能培訓、美育課程和實踐活動。職業院校在開好與基礎教育銜接的美育課程的同時,積極探索開好體現職業教育專業和學生特點的拓展課程。普通高校在藝術鑒賞為主的課程基礎上,應開設美學、藝術史論、藝術批評和藝術實踐類等課程,其中師范類院校要重視對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

  對于不少縣鄉學校來說,缺少專職教師是開設美育課的最大障礙,針對這個問題,《意見》提出,縣(市、區)政府應根據課程方案規定,按照開齊開足美育課程的要求,依托短缺學科教師補充計劃,在2年內配齊專職藝術教師。加大縣(市、區)域內城鄉藝術教師交流力度,以學區為單位配齊藝術學科教師,在學區內推行藝術教師走教,所需補助納入財政預算。高等院校要根據美育課程開設需要,加強公共藝術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

  選設農村藝術教育綜合改革實驗縣,探索破解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師資短缺、設施設備落后、開課率不足等難題的有效途徑。采取對口聯系、下鄉巡教、掛牌授課等多種形式,鼓勵城市藝術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以信息化促進美育現代化,建設“山東省體衛藝工作綜合管理平臺”

  此外,自2017年起,對未能執行美育課程計劃的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校長實行合格性評估以及評優、評先“一票否決”,對不能開齊開足國家美育課程、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實施行政問責。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