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問濟南南部山區漫山遍野松柏最怕什么?那答案肯定是天牛!近日,濟南繁育出500萬只號稱“天牛殺手”的管氏腫腿蜂,投放到南山。這個比螞蟻稍大一些的小蟲能起什么作用?9日,記者來到歷城區天敵繁育中心,見識了一下這位“殺手”。
管氏腫腿蜂專克天牛幼蟲
從8月3日開始,濟南南部山區幽暗的松樹林和柏樹林中,出現了一種小小的黑色蟲子,它從一個玻璃管中爬出,沿著樹干尋找目標。不多久,它看到樹干上有蟲蛀的痕跡,這些蟲子沿著縫隙進入其中后便發現了松墨天牛的幼蟲,一場大戰就此開始。
最終獲勝的將是那只黑色小蟲子,過不了多久天牛的幼蟲便成了這只黑色蟲子幼蟲的寄主。“這種黑色的蟲子叫做管氏腫腿蜂,它是天牛等多種蛀干害蟲的重要寄生性天敵,對于控制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歷城區林業局森保站站長周傳平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濟南山區樹木基本以松樹和側柏為主,而它們最怕的就是天牛。“雙條杉天牛的幼蟲能把側柏的韌皮部啃光,招了蟲子的側柏樹皮表面很好,但樹干上都是天牛的幼蟲。”周傳平說,而松墨天牛則是松樹艾滋病“松材線蟲病”的宿主。
啄木鳥少了只能以蟲治蟲
松材線蟲病是松樹的一種毀滅性病害,易傳染、難防控、致死快、危害大,松樹染病后40天左右就會迅速死亡,短時間可毀滅成千上萬畝松林。
2015年12月,山東省林業廳召開了全省林業有害生物趨勢會商會,專家論證認為,我省松材線蟲病經過多年的發生累積,有可能進入一個新的擴散蔓延期,預測未來幾年,疫情有可能由沿海向內陸、由東向西蔓延,入侵魯中山區,逼近泰沂山區,對我省700萬畝松樹生態公益林構成嚴重威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
“以前森林里啄木鳥比較多,一只啄木鳥可以控制十畝范圍內的天牛,現在啄木鳥越來越少,就只能靠管氏腫腿蜂來‘以蟲治蟲’了。”周傳平解釋。
山東省僅兩家“養蜂場”
9日,記者跟隨周傳平來到位于蟠龍山的歷城天敵繁育中心。中心始建于2009年,當初是為了繁育美國白蛾的天敵——“周氏嚙小蜂”而建立的。在繁育室內,記者終于看到了“天牛殺手”的本色。雖然叫蜂但雌性大多無翅,雄蜂有翅差不多與腹末等長,腹部為橢圓形,腹末鈍圓,有點像螞蟻,它們待在一個玻璃試管內,管口用棉球密封著,每個試管內有100只左右,投放時將試管中的棉球拔出,把指形管套在細樹枝上或卡在樹杈上就行。
說起“邀請”管氏腫腿蜂的過程就十分曲折了。周傳平告訴記者,之前山東只有青島有管氏腫腿蜂的繁育基地,以前濟南都是從青島購買。然而去年膠東一帶松材線蟲病蔓延,管氏腫腿蜂竟然買不到了。
既然買不著,那就只能自力更生。今年4月份到5月份,他們先在山東農大的實驗室里進行繁育,但成功率只有10%到20%,6月份轉移到天敵繁育中心后取得了突破。6月底開始批量生產,到了8月3日就正式投放了,一直到8月12日,500萬只管氏腫腿蜂全部落戶南山。
周傳平告訴記者,“歷城有松柏30多萬畝,從之前投放的效果看,還是挺不錯的,今年的死樹枯樹數量大為減少。”
(生活日報記者 趙冉)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