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記者 王允彤 張含曉 張偉杰 任速雁 李青)對經濟大省山東來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極為繁重,然而今年上半年,山東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達98.7%,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明顯高于東部其他省份,與此同時山東省企業杠桿率也連續三年低于全國水平。

此外還有一個數據特別值得關注。近三年山東平均每年社會融資總量新增9千億元,就會增長近4千多億元的GDP,這意味著每新增兩元的投入就有一元的產出。那么山東供給側改革的思路是怎樣的?我們的記者專訪了山東省省長郭樹清,來看報道。
記者 王允彤:我們山東在生產要素方面其實是非常充分的,是工業大省農業大省,所以我們山東在供給側改革方面,是怎么發揮我們的優勢呢?

山東省省長 郭樹清: 因為我們工業產出大,我們占了全國的八分之一,我們的工業銷售大數去年是15萬億,全國是110萬億,我們是15萬億,所以這個比重是很高的,那么工業遇到的問題,山東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我們在全部工業當中,重工業的比重占70%, 另外就是在傳統行業里面,傳統的工業,我們的重化工業比重也是70,所以兩個70%,這個都是重化工業/所以我們感到轉型的壓力就更大,進行供給側改革緊迫性就更強。
記者 王允彤:我之前在青島采訪也看到了,我們去產能的力度確實是很大的,我們的能源結構,如果還是偏重于煤炭消費的話,如果我們去產能,如果經濟還要發展,這樣會不會出現一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