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8月15日訊 “房地產價格不能大漲大落,萬萬不能通過加杠桿的方式來去庫存。”在山東省政協今天上午召開的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上,省住建廳、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一段時期全省房地產政策仍以去庫存、穩市場為主基調,庫存量較大的市縣將通過政府財政補貼等方式化解庫存,同時在棚戶區改造工作中大力推進貨幣化安置(即更多通過政府回購存量商品房的方式籌集棚改安置房),棚改居民拿著政府發放的“房票”就能去購買商品房,還能在資金補償、稅收減免、子女入學就業等方面享受到一系列優惠政策。

  上半年全省新開工商品房劇增20% 非住宅去庫存壓力山大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全省房地產市場量增價穩,呈現出房地產交易額大幅攀升、商品房價格穩中略漲、企業資金充裕度提高、房地產投資小幅增長、房地產稅收貢獻突出等五大特點。其中,上半年全省銷售商品房4270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額24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5%、19.4%;另據網簽最新數據,1-7月全省房地產交易量10528萬平方米,實現交易額58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2%、39%。

  大眾網記者注意到,今年1-6月份,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積5.3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3%,其中新開工69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達到20%,分別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3、1.5個百分點。一方面是快速增長的新建商品房,另一方面,全省非住宅庫存化解壓力依然很大。全省商鋪、寫字樓等非住宅庫存平均去化周期比上年底增加3個月,目前已高達54個月,其中有6個市的去化周期更是超過了70個月。

  同時,占據全省庫存總量2/3的縣市庫存,平均去化周期也超過了24個月,個別縣市去化難度較大。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庫存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已經縮短到13個月,處于11-14個月的最佳供需平衡區間。

  住建廳不會推行“一刀切”粗暴降房價

  房地產庫存消化形勢嚴峻,將帶來一系列復雜的經濟和社會問題,能不能通過明確政策邊界、引導開發商降價等措施穩步去庫存呢?針對省政協委員陳書明提出的《關于穩步實施房地產去庫存的建議》提案,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省委省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中已經明確“實行差異化供地政策,適度調解相應類型土地供應規模,對房地產庫存明顯偏多的地區,暫停供應新增房地產開發用地。”

  在引導開發商降價方面,住建廳認為,商品房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區域發展前景等因素決定,開發商是否降價,還取決于其自身經營狀況和下步發展方向,住建廳從未推行“一刀切”模式的粗暴降價措施,今后也不會這么辦。根據目前形勢,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省房地產政策的主基調將是去庫存、穩市場、調結構、惠民生,增強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信心,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社會風險。

  居民購房政府“買單” 棚改戶可用“房票”換商品房

  “商品房的作用不是為了救市,而是切實為老百姓著想。”以棚戶區改造為例,有政協委員指出,應該讓百姓在住房上面有更多自由的選擇權利。有些市的商品房入住率持續走低,為什么不把這部分商品房用到百姓更需要的地方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