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全市民政工作半年工作會議在軍休大廈召開。會議總結回顧了今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分析新形勢工作要求。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市民政局堅持以做實做亮“貼心民政”服務品牌為抓手,以健全完善“六大體系”為主線,以突出抓好“七個一批”為著力點,大力弘揚踐行“奉獻、擔當、團結、向上”的濟南民政精神,認真按照“品牌引領,完善提升,創新驅動,上心上手”工作要求,努力在完善提升上做文章、在抓實見效上下功夫,全市民政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發放城鄉低保金和各類補貼超1.7億元

  社會救助是體現社會工作、文明程度的重要“把手”,同時也是穩定社會秩序的關鍵節點之一。今年以來,我市社會救助體系持續提升,截至6月底,濟南市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6.7萬戶、10.1萬人,發放低保金1.6424億元;農村五保供養對象5310人,發放五保供養資金1564萬元。為進一步完善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市民政局聯合17部門出臺了《濟南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上半年核對信息24.6萬人次。為加大城鄉醫療救助力度,市民政局修訂《城鄉醫療救助辦法》,發放城鄉醫療救助金1653.7萬元,救助困難群眾6525人。有序開展臨時生活救助,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236.2萬元,救助困難群眾8338人。

  全市新增社會養老床位2066張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養老問題將顯性化,解決養老問題將是社會不得不面對的重要任務。今年以來,市民政局推進養老服務,加強福利保障,社會福利體系加快發展。上半年,我市新建標準化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8處、農村幸福院31處,全市新增社會養老床位2066張。同時,加大養老資金投入,為80歲以上低保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250萬元,為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老年人發放護理補貼80萬元,撥付居家養老服務經費453萬元。繼續做好孤兒保障工作,對1140名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10名困境兒童做到了應保全保。上半年福利彩票銷售額達到6.27億元。

  開展創建活動,創新社區治理,城鄉基層民主自治體系不斷加強。大力推進社區治理暨養老服務創新實驗區創建,5個省級實驗區工作進展順利。加強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新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0個。積極推進“貼心一鍵通”助老服務項目,為1800余名80歲以上空巢、低保等困難老年人安裝了呼叫器。

  全面推進專項社會事務管理體系

  今年以來,市民政局探索了一些推進省會民政工作的新途徑、新載體和新辦法。上半年,全市共辦結社會組織成立登記備案1555家,同比增長145.3%。大力倡導綠色殯葬,提高生態安葬補助標準,組織公益生態葬安葬暨公祭儀式和公益節地花壇葬、海葬活動。開展“殯葬服務提升年”、“文明祭掃、生態安葬”主題宣傳月等活動,開通968100白事專線和“濟南白事通”微信公眾號,全市殯葬服務規范化水平不斷提升。積極推進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認真組織開展全市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扎實推進區劃地名工作,上半年共命名地名126處,設置路牌320塊,新增公益廣告300余幅,對5條界線進行實地聯檢,組織開展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工作,開發完成區劃邊界巡查系統APP。同時,章丘撤市設區工作進展順利。

  發放義務兵家庭優待金9421.5萬元

  據了解,市民政局針對民政轉型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著力破解了一些工作難點,取得了一些工作突破。

  今年上半年,濟南市和章丘市以全省總分第一的成績成功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實現了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和“1+ 1”。積極走訪慰問駐濟部隊和“濟南艦”官兵,協調授予“濟南艦”艦長、政委“榮譽市民”稱號。為312個立功受獎軍人家庭發放慰問金34.4萬元,為221名軍人子女落實中考加分政策。實現了“三屬”撫恤金標準城鄉一體化,將義務兵家庭優待金提高到15000元,共發放家庭優待金9421.5萬元。制定《撫恤定補優撫對象輪流休養服務規范》,組織優撫對象輪流休養1250人次。認真做好退役士兵和軍休干部安置工作,共接收退役士兵2475名,為166名軍休干部辦理公費醫療和落戶手續,為309名上年度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發放待分配期間生活補助166.5萬元,為105名退役士兵發放自謀職業金577萬元,1650名退役士兵報名參加培訓。

  “上半年為做好全年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下半年,民政工作任務更重,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希望濟南民政人繼續發揚濟南民政精神,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在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趙玉海看來,“奉獻、擔當、團結、向上”是濟南民政精神的核心,是對濟南民政人共同思想意識、意志品格、精神風貌、價值追求的高度概括和深刻總結。這既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政系統的生動實踐,也是凝心聚力打造“貼心民政”服務品牌、推進省會現代民政建設的精神支撐和動力源泉。要真正使濟南民政精神成為濟南民政人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園,引領前進的一面旗幟,為實現民政事業跨越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