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8月18日訊(記者 石磊)今天,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海上糧倉”建設規劃(2015-2020年)》。“海上糧倉”建設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舉措,推動山東經濟“騰籠換鳥”轉型升級。
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事關國家安全大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把解決好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頭等大事,2014年12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海上糧倉”建設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4〕49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2015年11月24日,中共山東省委十屆十三次全體會議提出:“推進‘海上糧倉’建設,加快發展遠洋捕撈、漁業深加工等現代海洋漁業”。
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宋繼寶先生,省發改委農村經濟處處長宋偉女士、省海洋與漁業廳規劃財務處處長段建文女士出席發布會。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宋繼寶先生表示,建設“海上糧倉”,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實踐,是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徑,對于充分發揮山東省科技優勢,深入挖掘海洋的巨大潛力,科學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促進山東省漁業轉變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此次《規劃》共八章,對我省的基礎條件、產業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確定了總體思路和發展布局,明確了未來我省“海上糧倉”建設的主要目標和具體任務,認真打造“三帶三區,一極一網”的產業發展布局,加快推進五大主導產業、五大支撐體系建設,落實24項重點工程,努力將我省打造成全國優質高端水產品生產供應區、漁業轉型升級先行區、漁業科技創新先導區、漁業生態文明示范區,增強糧食安全的保障能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另外魯網記者了解到,截止目前,省海洋與漁業廳已經制定印發了《“海上糧倉”建設重點項目認定管理辦法》,并公布了2016年第一批“海上糧倉”建設重點項目名單;利用海上糧倉”建設發展資金,安排增殖放流各類苗種41.75億單位,海洋牧場建設項目12個,現代漁業園區10個,遺傳育種中心5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3個,遠洋漁業基地1個,建設漁港消防船3艘、維修漁港消防設施10處,“海上糧倉”建設有序推進。
同時,省海洋與漁業廳廳將會同省發展改革委,重點從制定實施方案、開展創新實踐、完善法規制度、加強宣傳教育四方面組織做好《規劃》的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