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汽車百億項目成“僵尸”
種昂 濟南報道
近日,濟南市經信委通報了19家“僵尸”企業去年虧了7100萬元。其中特別引人關注的是,“濟南青年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青年汽車”)赫然在列。
這是一個生產高端蓮花品牌轎車的項目。當時濟南青年汽車設計產能為12萬輛/年,最高產能可達15萬輛/年,預計2015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20億元。誰能想到,如今這家百億產值的大項目卻淪落為“僵尸”企業。
眼下,全國正在展開聲勢浩大的清理“僵尸”企業的行動,濟南當地政府也將青年汽車列入“僵尸”名單并欲啟動資產處置程序。
百億“僵尸”
目前,濟南青年汽車廠區內高高豎起的蓮花標志,已有些模糊不清。公司大門緊閉,冷清的門可羅雀,唯有一位門衛人員向記者證實道,這家曾經人來人往、車流不斷的民營汽車公司“停產了很長一段時間”。
所謂僵尸企業,是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于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閉的負債企業,有著浪費社會資源、損害職工權益、形成金融風險等危害。具體主要有三種類型:企業還在生產經營,但效益低下,利潤不夠支付企業信貸利息,主要標志是持續虧損、資產負債率高;企業已停止經營活動半年以上,主要標志是半年以上未上繳增值稅;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基本處于停頓狀態,主要標志是企業暫停用電容量。
濟南市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中心一位官員介紹道,經過調研,濟南青年汽車已停產一年有余,且無投資意愿、無轎車生產資質、多處資產被查封,短期難有恢復生產的可能。
原來,青年汽車集團并無轎車的汽車牌照,借助貴州貴航集團是其開拓這一市場最重要的環節。2004年7月,青年汽車重組貴航云雀,并借助后者轎車生產資質,成功晉級為轎車制造商。可后來,貴航集團與青年汽車集團決裂,二者分道揚鑣使后者失去了至關重要的準生牌照。
這位官員透露,濟南高新開發區曾多次與青年汽車集團溝通,希望引入其新能源汽車、電池的生產,但該集團并無投放新項目,繼續投資的意愿。目前濟南青年汽車多處資產處于被查封狀態,銀行貸款到期后已經出現了遲付的現象。按照標準,濟南青年汽車已屬于“僵尸”企業之列。
曾幾何時,青年汽車是濟南市引入的第一個轎車項目。
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濟南青年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29日,法定代表人龐青年,注冊資金6583.5萬元,其中金華青年蓮花控股有限公司出資5925.15萬元,龐青年出資658.35萬元,經營業務主要有蓮花品牌汽車銷售、進口“歐洲之星”品牌汽車的銷售等。
董事長龐青年總有一種對高端產品的執念。從客車到重卡,都選擇“高空作業”,轎車項目同樣如此。作為全球三大跑車品牌之一,蓮花在轎車中是一個高端品牌。按照規劃,濟南青年轎車項目總投資約62億元,設計產能為12萬輛/年,最高產能可達15萬輛/年,預計2015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20億元。
對于這一項目,龐青年曾寄予厚望。在他的心中,“引入青年蓮花汽車的國產項目計劃,我們將立足于如今已有的貴航青年云雀汽車生產基地和山東濟南整車基地來完成國產化項目的落實,成為國內一南一北、兩大生產基地。”
濟南的蓮花轎車項目曾經火爆一時。2009年7月16日,第一輛“濟南造”蓮花轎車下線,員工人數一度達到1100多人。根據山東省商務廳2011年發布信息顯示,濟南青年2010年產量為8030輛,實現產值7.03億元,利稅2762萬元。
時任濟南青年蓮花汽車公司副總經理韓魯平曾向記者介紹道,2011年公司生產了2.5萬輛車。2012年僅4月份前10天,公司就已經接了4000多輛的訂單。
可令人唏噓的是,在失去轎車牌照后,濟南青年轎車項目也因多重困境逐漸萎縮,直到2014年下半年大批工人被陸續遣散,一個個生產線被關停。如今,濟南青年汽車復產無望,濟南市經信委將其劃入了“僵尸”企業,欲處置其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