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暴力抗法咋辦?
行政處罰刑事處罰將無縫對接
讓張明心痛的,就是同事的權益得不到保障。有一次在執法時,一個攤販拒絕撤走占用公共道路的物品,甚至用鏟子直接敲向同事的頭。由于無法直接與公安等部門對接,導致有些人沒有得到相應的懲處。今后,這部分暴力抗法的人,將得到嚴厲打擊。
方案提出,年底前,所有市、縣將整合形成統一的數字城市管理平臺,在明年年底前建成全省統一的12319城市管理服務熱線,并實現與110報警電話等的對接。
此外,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將無縫對接。上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各市、縣要加快建立城市管理部門與公安、檢察、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等制度,在2017年年底實現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的無縫對接,并健全城市管理部門與公安機關執法協調機制,依法嚴厲打擊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法的行為。審判機關要及時受理、審理城市管理類案件。研究建立城市管理執法信息與社會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聯動機制,將嚴重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計入個人誠信檔案,健全信用監管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
執法何時能有底氣?
城管執法條例明年同步出臺
根據方案,山東將健全城市管理執法地方法規體系,力爭2017年年底前出臺山東省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實現城市管理執法機構、職能、權限、責任法定化。
“城管部門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涵蓋環保、工商、公安等全部或部分行政處罰權,涉及245部法律法規的行使。目前,城管執法的直接依據,卻僅僅是行政處罰法中的一些關于行政處罰的條文規定,在日常執法中,多是借法執法。”省政協常委、山東政法學院院長呂濤表示,這種狀況導致城管執法的權威性和法律地位屢遭質疑,處境相當尷尬。
呂濤表示,省市層面加快地方立法的步伐,對城管執法的職責、范圍、程序、法律責任做出統一規范,可促進城市管理有效有序有為開展,讓執行公權力者有尊嚴有底氣執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陳瑋 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