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重要的是,許多插建的新建小區并沒有建設配套學校,入住居民要上學,只能擠進來。以歷下區為例,暫無配套學校的新建小區采取協調入學的方式,誠基中心的業主子女就暫時協調至十畝園小學就讀,萬豪國際的業主子女則暫時協調至文東小學分校就讀,這給原本就學位緊張的周邊小學帶來了不小壓力。

  師資亟待解決

  學校規模也得控制

  超大班額的弊端不言而喻。知名教育專家熊丙奇說,大班額、超大班額不僅讓生均教育資源降低,而且使課堂教學組織、管理變得困難,很難開展交互式、探究式教學和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和衛生問題。

  在多位教育管理者看來,即便校舍問題能解決,師資緊缺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有了學校還要有老師。

  天橋區教育部門介紹,該區師資缺口較大,只能每年通過招聘教師和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逐步解決,2015年12月該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招聘非在編教師100人;2016年招聘在編教師75人,非在編教師200人。

  歷城區教育局相關人士表示,一方面要加大引進教師的力度,一方面還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今年歷城區引進外地骨干并招聘在編新教師共160人,是近三年來最多的一年,目前的師資還是存在缺口。

  此外,即使到2017年底,全省學校大班額問題得以完滿解決,大規模學校又將顯現出來。根據我省要求,比較合理的學校規模是:小學規模12至36個班(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為12至24個班)、初中學校規模18至30個班(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部為6至12個班)、高中學校規模24至48個班,嚴禁建設超大規模學校。

  “按照這個辦學規模,我們學校分成兩個學校還差不多。”一位熱點初中學校老師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徐潔 李飛)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