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生表示,他們公司有10多個電話銷售人員。如果每位銷售人員每月撥打5千個電話號碼,那僅僅吳先生所在的一家保險公司,每月就要騷擾超過五萬名市民。而希望通過電話銷售來提高業績的企業不單單是保險公司,記者了解到,眾多金融類、理財類企業都將電話銷售作為發展客戶的一種手段。

  后門:每張表單都可能泄露個人信息

  造成個人手機號碼信息外泄的因素很多,名片、銀行記錄、房地產登計、通訊錄、倒賣手機號碼信息、長期使用的號碼等都可能成為泄露個人信息的“后門”。

  有數據表明,數年以上手機號碼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占比達到80%以上,手機信息安全造成損失的80%以上是因號碼信息引發。手機號碼長期不變,加劇了手機信息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此外,許多人至今仍使用低于3G的手機,滯后的技術給別有用心的人套取通話信息等提供了便利。

  究竟是誰出賣了我們的“個人隱私”?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很多向記者反應自己常被騷擾的市民,都在一些場合給商家登記過個人信息,而登記信息越多的市民,接到的騷擾電話也就越多。

  銀行存款、旅行報名、購買房屋、入學求職等等,均會要求市民填寫詳細個人資料的情況,這時只能如實填寫;此外,網上購物或者在一些網站注冊,也需填寫個人信息。當這些個人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保護時,再加上現代科技的日益發達,被無意泄露或惡意盜取的個人信息讓用戶瞬間成了“透明人”,電話騙局、推銷產品、騷擾電話短信等“不速之客”經常能精準地鎖定用戶群體,攪得生活不得安寧。

  “我女朋友每次被商家要求留電話時就留我的手機號碼,結果我現在一天能接十多種不同類型的騷擾電話,而她的手機幾乎沒有接到過。”濟南市民何先生告訴記者,通過這種“笨辦法”,何先生的女朋友幾乎沒有接到過詐騙及騷擾電話。“其實這也間接證明了,個人信息的泄漏還是看個人對信息的保護程度。”何先生說。

  新聞鏈接

  淘寶下周禁售國內電話卡

  業內稱或因實名認證存漏洞

  女報訊 淘寶日前發布了一項新規定:暫停準入“手機號碼/套餐/增值業務”類目商品,以前準入的淘寶網賣家全面禁售此類商品。據悉,該規定將于2016年9月7日正式生效。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淘寶規則調整是基于強化實名制有著越來越高的政策要求。

  淘寶日前更新禁售商品規范,“手機號碼/套餐/增值業務”暫停準入,以前準入的淘寶網賣家全面禁售此類商品。據了解,此次禁售范圍變更主要涉及淘寶網平臺中境內運營商(含境內虛擬運營商)的上網資費卡或資費套餐。

  阿里相關工作人員昨日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此次淘寶網對手機號卡類商品的暫停準入及禁售新規,是對監管部門相關要求的響應。工作人員同時表示,這一新規主要面向淘寶網C2C賣家,而天貓平臺中具有相關資質的通信產品銷售商仍可正常經營。

  記者聯系了三大基礎運營商,相關工作人員均表示未接到淘寶網的相關信息,不排除是淘寶單方面對自身平臺管理政策的調整。工作人員同時表示,目前在天貓的相關旗艦店及運營商自身的網絡平臺,相關產品均在正常銷售。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淘寶規則的調整是基于強化實名制有著越來越高的政策要求。此前,工信部明確要求,各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要于2016年8月31日前,完成對平臺內移動電話卡經營者的排查和清理,對未取得工商營業執照和電信企業網絡代理委托的經營者,不得繼續向其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 (據《北京青年報》)

  小貼士個人信息泄露被騙我們該如何維權?

  個人信息被泄露后,輕則被廣告騷擾,重則被騙取錢財,甚至有人喪失生命。我們的個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網絡服務商泄露個人信息的情形:向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的舉報熱線為“12377”,網址為www.12377.cn。

  2。掌握個人信息的單位員工倒賣個人信息的情形:向公安部門報案。個人在被騙后應及時到公安機關報警,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以減少或挽回損失。

  3。存有個人信息的設備或介質中了病毒的情形:向侵權人索賠。消費者還可依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進一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據《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