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就習慣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一名市直部門工作人員對公共自行車也是拍手稱贊,“我的自行車挺貴,出門恨不能加兩把鎖,而公共自行車標識明顯,專用充電樁,估計沒人敢惦記,如果加班晚了趕不上班車,騎車回家挺不錯。”

免費騎車上下班是否“公車私用”:政府與企業合作,為公務人員出行提供選擇
聽說龍奧大廈推出了免費公共自行車,市民小李大惑不解:“給老百姓用的公共自行車不見動靜,為啥要先在龍奧設點?不僅能騎著辦公務,還能騎著上下班,這是不是公車私用?”
據了解,2016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建設全市范圍內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列入為民辦的15件實事,可大半年過去,公共自行車還未見身影。
事實上,此次試運行公共自行車,采用的是政府與企業合作的模式,雙方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堅持“平等自愿、共同促進”的原則,政府方提供龍奧大廈院內的自行車停車棚,指定部分場地免費使用,以及提供自行車充電的電源。企業方則負責提供車輛、設置電樁以及運營期間的維修、保養、巡檢、騎行救援等服務,企業投入的資金約有200萬元,擁有投入設備的所有權。
“就像龍奧大廈的通勤班車一樣,公共自行車也是為大家上下班提供一種出行選擇。”企業方解釋,政府機關有示范帶頭作用,也希望能幫公司“打打廣告”,自行車跑上馬路,也是流動的廣告,會讓更多市民知曉企業。另一方面,公司成立時間較短,欠缺在濟南的運營經驗,希望從龍奧大廈的試運行中獲取數據分析,為未來發展打基礎。
企業方表示,他們很看好公共自行車市場,曾參與過歷下公共自行車的招標,未來愿與更多政府部門攜手,讓公共自行車站點走出龍奧大廈,讓更多市民享受到綠色出行。
如何防止自行車被個人“私占”:單次超72小時或超24小時累計3次,暫停使用
目前,公共自行車單次24小時內免費使用。企業方表示,他們也考慮到如何防止自行車被個人“私占”,為節約有限的公共資源,隨借隨用,用后速還。
騎行卡內有芯片,能自動計時,單次使用連續時長不得超過24小時。如果單次使用連續時長超72小時,或單次使用連續時長超過24小時、次數累計超過3次,將根據辦卡時收取的申辦人身份證復印件,找到使用人,公司有權暫停該卡使用。
電動助力自行車采用專用插口,不能用其他充電設備。按照設計,電動助力自行車在充電線未連接的情況下,即使不騎行也會損耗部分電量,每8小時損耗10%左右。周六周日連續兩日不充電,將導致車輛缺電無助力。
每人200元的誠信保證金咋監管:政府與企業設共管賬戶,資金共同監管
申辦新卡,每人繳納200元誠信保證金,每卡20元工本費,按目前700人的辦卡量算,資金就有十四萬多元。這么一筆錢如何監管?記者采訪了解到,雙方在合作協議中明確,誠信保證金由雙方共同監管,設立共管賬戶,資金流動必須憑雙方印鑒方可執行。雙方的合作也有期限,為3年。
另外,為了控制用電成本,政府方要求企業控制耗電量,確保年用電總額不超過12萬元。企業能免費使用場地,但未經協商,不得改用它途。
公司方得確保系統完好率在95%以上,如果公司方違法經營或是無法保障設備運行安全性,政府方有權終止合作。
公司方還設置了服務熱線,為騎行者提供新能源助力車使用服務咨詢,處理使用中的應急事項。安排專人負責設備的維修、保養、巡檢、騎行救援等服務。
(生活日報記者 楊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