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召開。由文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于9月21日至25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  9月1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召開。由文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于9月21日至25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

  齊魯網濟南9月18日訊(記者 孔冠軍 張煜晴)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文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于9月21日至25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本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以“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為主題,將通過非遺制品展示、傳承人展演、互動體驗等六大板塊內容形式,充分展示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豐碩成果和生動實踐。

  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介紹,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國第一個文化盛會。目前,籌備工作整體推進順利。本屆博覽會內容豐富,亮點紛呈,主要包括非遺精品展示、傳統工藝項目比賽、非遺特色系列活動等六個板塊內容。

  非遺精品展示

  20多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場展演

  非遺精品展示主要包括傳承與再創造——非遺精品展、國際及港澳臺手工藝產品展示交易、其它非遺項目展示等。其中,傳承與再創造——非遺精品展在濟南高新區國際會展中心二層D2廳,展區面積約2000平方米,該展區是整個博覽會的精華。共包括玉石雕刻、陶瓷、刺繡等分展區,以傳承與再創造為主題,以非遺典型門類中代表性項目的精湛技藝為對象,調集近現代發展階段的實物精品,輔以文字、圖片等形式,向社會傳達振興傳統工藝的工作方向。屆時20多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將進行現場展演,展示各發展階段的典型性實物精品,呈現當代傳統工藝最高水平;國際及港澳臺手工藝產品展示交易在三層C廳,展區面積約300平方米。將邀請部分國家和地區(以日、韓、泰、港澳臺地區為主)手工藝企業、傳承人現場展示展銷具有地方特色、體現現代設計理念的傳統工藝制品。其它非遺項目展示在三層B、D廳和一層D廳,展區面積約1.2萬平方米。邀請全國各地有代表性非遺項目參展、參演,設山東省展區和山東省外展區。參展形式為圖片、多媒體展示,現場制作,商品交易等,參展項目以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以及傳統音樂、戲曲等類別為主。參展項目按專業進行分區,設展演區,提升展會的可看性、吸引力。

  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成果展

  展示全國57所高校的優秀成果

  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成果展在二層B廳,展區面積約4000平方米。該展覽將全面展示承擔此項計劃的全國57所高校的優秀成果,此版塊的服裝走秀活動也將成為研培成果展的又一道亮麗風景。

  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版塊

  探討弘揚手工精神、振興傳統工藝的方法和路徑

  此版塊包括非遺保護學術成果展和傳統工藝振興論壇兩項活動。其中,非遺保護學術成果展在二層D1廳,展區面積約2000余平方米。該展覽將以文字、圖片、視頻、出版物等方式,呈現全國各地在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究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傳統工藝振興論壇,分別于9月21、22日在四層報告廳舉辦。將邀請非遺領域和傳統工藝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各界人士,通過實踐分析和理論交流,共同探討弘揚手工精神、振興傳統工藝的方法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