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發改委、住建部發布了《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征求意見稿)》,這是中國首次明確提出垃圾強制分類。

  根據兩部委要求,2020年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作為試點將先行實施垃圾強制分類。

  也就是說,作為省會城事,咱們大濟南即將強制進行垃圾分類了。

  分類垃圾裝進一輛車

  分不分類有什么區別

  說實話,垃圾分類在我國并不是個很普及的事情。一方面,很多人并沒有垃圾分類的意識;另一方面,就算是想垃圾分類,也沒有相關設施。

  在某些小區或者商業區,我們經常能看到分類處理的垃圾桶,可說實在的,這樣的垃圾桶基本形同虛設。

  在以前的采訪中,也有不少濟南市民指出,他們很支持垃圾分類,而且小區里也有分類垃圾箱,可他們曾經親眼看到過一件事:不同的垃圾桶,最后還是被環衛部門收到同一輛垃圾車里去了,分不分類有什么區別呢?

  垃圾強制分類怎么分呢

  哪些單位將是強制對象

  《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底,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垃圾分類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度體系基本建立,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和產業化體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公眾基本接受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典型模式。

  其中,強制的對象主要包括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會團體組織;車站、機場、公共體育場館、文藝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以及賓館、飯店、商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用寫字樓管理企業和快遞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等相關企業。

  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

  個人扔垃圾需購買指定垃圾袋

  在兩部委擬定的強制對象中,沒有涉及個人和家庭生活垃圾處置部分。如果你據此認為個人生活垃圾不用強制分類,那就錯了。

  兩部委在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地方性法規,對城市居民(個人、家庭)實施垃圾分類提出明確要求。

  濟南具體什么情況,還要看主管部門的地方政策要求。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探索按垃圾產生量、指定垃圾袋等計量化、差別化收費方式促進分類減量。

  按垃圾產生量收費主要是針對企業、公共機構,指定垃圾袋的模式主要是針對個人、家庭。

  日本、韓國等都是指定垃圾袋進行垃圾分類的模式,并將家庭信息與垃圾袋相對應,這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

  以日本為例,根據垃圾種類不同,垃圾袋會有幾種不同的顏色和大小,在特制垃圾袋的價格中包含垃圾處理費,大小不同、顏色不一,價格也不相同,一般每個垃圾袋折合人民幣大概在幾元錢。

  未來不久,濟南居民扔垃圾,將不得不購買特制垃圾袋了。

  來源: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