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無限的機器人項目、鋰電池項目,位于行業前沿的玄武巖纖維項目,位居產業鏈中最核心地位的光纖預制棒項目,國家戰略下的軍民融合項目……新常態下,一批效益好、質量佳的大項目、好項目在泉城大地上遍地開花、快速崛起,新興經濟保持較快發展,新的動能加快成長,正在成為濟南加快發展的強勁新引擎。
在前不久舉行的2016年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督查評議活動中,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讓人眼前一亮。項目建設是濟南“四個中心”建設的“牛鼻子”,承擔著奠基石、頂梁柱的重任。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發展。在新常態新舊動力轉換的情況下,一座城市選擇什么類型的項目,將決定城市速度換擋和結構轉型的進程及質量。
新常態下,一批效益好、質量佳的大項目、好項目在泉城大地上遍地開花、快速崛起。盤點這些項目,可以看出濟南推進發展動力轉換的路徑。
這個項目位居產業鏈核心填補濟南高端光纖產業空白
山東鑫茂光纖預制棒項目由山東鑫茂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是近幾年天橋區引進的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工業項目,占地140畝,投資12.5億元,規劃建筑面積14.6萬平方米,將引進國際最先進的OVD制棒技術和設備,光棒產品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建設周期30個月,投產后具備年產光纖預制棒500噸的生產能力,預計實現年營業收入16億元,利稅7.4億元,利潤4億元。光纖預制棒作為光纖的上游原材料,在光通信產業鏈中居于最核心的地位。該項目填補了我市高端光纖光纜產業的空白。
隨著我國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各項主要應用和業務的基礎網絡載體,光通信也因此被納入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范圍之中,這意味著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推動下,光通信產業將迎來更全面深入的發展。而在光通信產業行業中,由于生產光纖預制棒的技術門檻較高,因此利潤遠超生產光纖和光纜的利潤。分析人士預計,到2018年,國內光纖預制棒需求依然存在約30%左右的巨大缺口,發展前景廣闊。這一項目在濟落地,不僅將打破國外企業在光纖預制棒領域的技術壟斷,還能改善目前大多靠進口的現狀。項目建成后,濟南將處于長江以北光通信產業的中心地位。
這個項目能讓石頭變成纖維有望成為稀缺資源替代品
聚源CBF玄武巖納米纖維項目,總投資9.6億元,占地500畝,總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一期工程于2015年8月開工建設,目前辦公樓、綜合樓主體已完成,1#車間1#爐已正常生產,年生產能力500余噸,2#爐正在安裝設備。2#車間正在建設主體。項目全部投產達效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4億元、稅收9000萬元。
連續玄武巖纖維(簡稱CBF)是以玄武巖為原料,破碎后加入熔窯,在1450℃-1500℃熔融后,通過鉑銠合金拉絲漏板高速拉制而成。通俗來說,也就是將石頭變成纖維。產品科技含量高、功效顯著,被廣泛應用于國防、交通運輸、消防環保、石油化工、電子絕緣絕熱等領域,是一種新興的基礎性材料。業界預測,未來玄武巖纖維將成為眾多稀缺資源和非綠色環保材料的替代品,市場前景巨大。
這個項目是軍民融合產業年銷售收入目標50億元
軍用通訊設備及多光譜夜視儀生產基地項目,由山東神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國威衛星通信有限公司聯合成立,集夜視儀研發、衛星通信、應用服務、人才孵化、規模生產等為一體的軍民融合產業園區項目。項目總占地面積73畝,總投資6億元,總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入3.8億元,廠房已經全部完成主體封頂,預計明年上半年可竣工投入使用。項目依托山東省神戎電子院士工作站和山東省夜視監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將充分發揮衛星通訊技術和軍民融合的資源優勢,主要開展多光譜夜視儀研發生產、衛星研發及運營應用、新技術產業化、教育培訓、園區綜合管理等五大業務。項目全部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50億元。
今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軍民融合項目,軍用通訊設備及多光譜夜視儀生產基地項目無疑擁有廣闊的空間,并在未來獲得更多政策紅利。而且,從73畝地年銷售收入50億元的目標來看,該項目建成后每畝年產值近700萬元,顯然是個前景非常可觀的項目。
這個項目掘金3D打印最多提供8000個就業崗位
德邁國際信息產業園項目,由北京恒澤基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位于吳家堡街道肖屯村,總占地445.64畝,凈用地319.3畝,總建筑面積35.4萬平方米,總投資15.2億元。主要建設創意研發中心、國家級實驗室、海外人員創業孵化器、標準化定制廠房以及倉儲物流配套設施。項目建設周期3年,建成后預計可引進國內外100家優質企業,形成以工業打印機產業鏈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生態圈。預計年產值50億元,實現年稅收3億元,解決就業約5000-8000人。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5000萬元,預計一期工程2017年10月份完工。
據悉,該項目是以3D打印為核心的總部經濟、高科技、新材料等產業高端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數據顯示,去年全球3D打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51.6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去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達到7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近70%。預計到2018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
這個項目涉足新能源產業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山東力柏鋰動力電池有限公司500兆瓦時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于2015年8月落戶商河縣經濟開發區,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是國際領先的動力鋰電池與電池包研發、制造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套電池生產工藝技術和品質管理體系。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生產車間改造、附屬設施建設及一條生產線的安裝工作,完成投資1.4億元,正在陸續引進生產設備進行安裝調試。該項目計劃于明年投資1.5億元實施擴建工程,購置安裝第二條生產線,2017年12月全部完成。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可產銷500兆瓦時鋰離子動力電池,年銷售額可達10億元、年繳稅額4000萬元。
近幾年,在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的推動下,各地掀起了一股制造鋰電池的熱潮。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球鋰電池產量為56.42GWH,同比增長20.8%,預計全年產量將達到115.38GWH;上半年中國鋰電池產量為28.15GWH,同比增長30.5%,占到全球近一半的產量,預計全年產量將達到62.34GWH。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用鋰電池市場平均增長率會在50%以上。可以預見,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力柏鋰動力電池項目未來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這個項目生產工業機器人屬于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
濟南奧普瑞思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項目,是由濟南奧普瑞思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制造、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其工業機器人項目,屬于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該項目總投資4億元,占地134畝,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分二期進行,主要研發、制造工業機器人以及自動化技術及工程應用等。目前,一期工程2萬平方米已經建成投產,1-8月份生產工業機器人30臺,實現產值3000萬元。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工業機器人4000臺,自動化生產線42條,年銷售收入15億元。
隨著中國工業轉型升級、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及機器人生產成本下降,國內機器人產業正面臨加速增長拐點。與服務機器人在國內市場還處于探索期不同,工業機器人目前正進入全面普及階段。中國機器人產業五年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要達到10萬臺。而去年,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產量為22257臺,增長空間很大。
這個項目全國最好江北最大
擁有77項國家專利
艾歐羅思新能源科技項目占地202畝,建設面積14萬平方米,總投資7.2億元。項目一期投資3.6億元,建設面積6萬平方米,今年11月建成投產;二期投資3.6億元,2017年12月建成投產。項目具有77項自主研發國家專利,三個國家級熱泵專用實驗室,是五項國家熱泵標準起草單位。該項目是全國最好、江北最大的空氣能制造基地。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3.1億元,預計11月底項目達產后,可年產10萬套空氣能三聯供設備,實現銷售收入17.7億元,利稅3.4億元。
傳統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且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性污染,核能、太陽能、風能等綠色環保能源以及一些可再生能源成為未來科技發展的新方向。空氣能三聯供’是指以空氣能地暖、中央空調、空氣能恒溫熱水三合一的定位產品,即采暖、制冷、熱水三聯供。該產品具有制熱溫度高、熱效能比優、冷熱聯產、功率大、節能環保等特點,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而且從預計的利稅率就能看出,這是一個效益可觀的項目。
這個項目以商招商引來一堆好企業
位于濟南創新谷的創新谷加速器項目,是由山東建大合新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8.5億元,總占地面積228畝,總建筑面積44.1萬平方米。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建筑面積19.17萬平方米,已累計完成投資8億元,目前主體已經封頂,計劃明年6月底竣工驗收;二期建筑面積24.79萬平方米,計劃明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19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該項目被評為今年山東省重點工程,將建設生物研發功能中心、嵌入式軟件和數字裝備中心、信息通信與物聯網應用中心、服務外包和文化創新中心。目前,北京國網盛源智能終端科技、山東德源電力、山東開創股份、山東康邁祺生物、山東海德泰電子等20多家企業已經簽訂了入駐協議。
從“創新”、“加速”等字眼即能窺探出這個項目的特征。創新谷加速器項目由山東建大合新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模式充分發揮了以商招商的優勢,通過企業運作,已有20多家企業入駐,包括了軟件和數字裝備、信息通信與物聯網應用等,而且隨著項目的推進,還會有更多好企業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