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多次的報警反映卻并沒有換來預想中的重視。張嶺漢墓群違法盜挖土地的違法行為不但沒有被制止,張光第反而遭到了來歷不明人員的毆打,至今他的身上都留著那時候被打的傷。
而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又聽到了另外一種說法。一位正在深坑里農作的老人告訴記者,這長達千米的深溝并不是“盜墓”導致的,而是有人在這里挖土、賣土。
挖土、賣土?這意味著,這里不僅存在盜墓的行為,還有人在故意破壞耕地。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棗莊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9月,在張嶺漢墓群設立了市級重點文物保護標志碑,并聘請了1名文物看護員,主要是杜絕非法取土和盜墓行為。那么既然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怎么被采挖如此嚴重還沒有管理呢?村支書告訴記者,對于漢墓群該歸誰管,他也不知情,只是村里有些村民不指望著莊稼掙錢,反而希望挖土能盡快挖到自家的地,換取一些現錢。而這也正是非法取土行為屢禁不止的原因。
說起這個事兒,村主任同樣表達了村委的無奈。作為村委會,他們沒有執法權,縱然是想管,想“治理”,也只能是逐級上報,等候上級的處理。村委沒有執法權,所以明知道有挖土破壞口糧地和損毀墓地的行為也無法管,那么有執法權的公安部門又干什么去了呢?同時,棗莊市文物局又干嘛去了呢?
國家嚴厲打擊盜墓行為,買賣盜墓品也屬于違法行為。同樣破壞耕地也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目前關于棗莊市薛城區張嶺漢墓葬被破壞的的案件,公安部門已經介入調查,結果如何,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
編后:古墓被盜,口糧地被破壞,而且還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就連張光第一個普通農民都有要“保護國家文物”的意識,不止一次兩次地報警反映,為何事情卻遲遲得不到處理呢?這其中折射出來的難道不是執法部門和主管部門的雙重職責缺失?墓群被盜、耕地被毀壞,哪一種行為都讓人痛恨萬分!如何規避,除了有關部門的職責需要加強之外,作為這個社會中的公民,是不是人人也應該去反思,去喚醒深埋心底的那份良知!
?。R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