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至5月,濟南市審計局對濟南市勞動就業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就業辦)2012年度至2014年度就業資金管理使用及績效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近日公布了審計結果。
對培訓機構監管不到位
2012年度至2014年度,濟南市可使用的就業資金規模分別為25440.34萬、21905.72萬、20214.54萬,2012年度至2014年度濟南市實際支出就業資金分別為22135.30萬、21986.80萬、25461.15萬。
審計發現,濟南市就業辦對就業培訓機構認定隨意,監管乏力,培訓效果不明顯,致使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低。培訓機構認定未嚴格履行招投標程序,存在一定的隨意性,致使不具備培訓條件的機構也能成為定點培訓機構。監管不到位,致使培訓機構違規轉包培訓業務,轉包金額724588元。
2075人違規領千萬補貼
審計還發現,濟南市就業辦把關審核未采用大數據對比,造成2075名涉嫌不符合條件的人員,領取補貼資金10330362.91元。
其中,未對享受就業困難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人員的低保、殘疾信息進行核查,造成涉嫌341名不符合條件人員領取補貼1904711元。
對此,濟南市就業辦經查實,截至2015年6月底,有241人因退休、實現就業、享受政策期滿等原因已陸續退出,不再核查;正在享受補貼的100人中,有56人符合其它就業困難人員類別援助條件,繼續享受補貼;有44人通過數據核對與當時提供的證件信息不符,現已停止發放補貼。
未對享受社會保險補貼人員進行工商登記信息核查,造成1625名不符合條件人員領取補貼8108371元。對此,濟南市就業辦經查實,截至2015年6月底,有837人因退休、實現就業、享受政策期滿等原因退出,不再核查;正在享受補貼的788人中,有362人辦理工商注銷登記,符合就業困難援助政策,繼續享受補貼;有426人通過數據核對,發現其辦理了個體工商登記,現已停止發放補貼。
另外,違規向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規定領取年齡的人員,發放補貼215436元,涉及人員29人。經查實,涉及的29人中11人符合當時政策條件,其余18人為保障市“六城聯創”工作,經濟南市就業辦同意辦理招用,由于上述人員已于2013年6月底前全部退出,不再核查。
違規對不符合法定勞動年齡范圍人員72人進行就業培訓,涉及補貼資金59540元。經查實,72名參加培訓人員中23名未撥款,已在勞動99系統中直接刪除個人參訓信息;49名撥款的,培訓補貼已全部追回并退到支出賬戶。
違規為8名本人或其配偶名下有商業貸款的人員辦理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貼息資金42304.91元。審計期間發現該問題后,市就業辦立即給各區縣下發通知,要求嚴格執行《關于加強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管理的通知》規定,加強與經辦銀行協作,加大審核力度,暫時停止有商業貸款記錄的人員享受小額擔保貸款政策。
審計發現濟南市就業辦曾虛假出資140萬
2015年3月至4月,濟南市審計局對濟南市勞動就業辦公室2014年度預算執行及其他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近日公布審計結果。
審計發現,濟南市就業辦未按要求完成結余結轉資金壓減目標。兩年以上項目結余結轉資金29871196.40元,未按規定上交財政統籌安排。部分項目資金支出預算編制不細化,造成項目資金使用效益不高。
另外,審計發現濟南市就業辦虛假出資濟南雙維人才服務中心1400000元。對審計指出的上述問題,濟南市就業辦已責成濟南雙維人才服務中心進行減資,濟南雙維人才服務中心于2015年7月10日完成減資工作,將注冊資金200萬元減至60萬元。
同時,濟南市就業辦違規出借1輛公務用車,借用下屬單位2輛車輛。對此,濟南市就業辦解釋,從2013年3月起,已決定對本單位和下屬單位車輛及費用分別管理使用,并于當年的4月份開始實施,因為兩家在同一定點維修單位維修,由于工作疏忽,維修費結賬時,沒有細分,造成下屬單位2輛車的維修費用與就業辦車輛維修費用一并結算。
濟南市就業辦對車輛維修費用未分開結算已進行了整改,嚴格分清車輛歸屬,指定相關處室各自車輛各自使用并維修,結算時嚴格審核,避免此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