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眼前懶得看,掉在地上懶得撿,如今,一枚一角硬幣放在你面前,或許并不會引起你的注意。不過,從11月1日起,銀行將對第四套人民幣當中的一角硬幣,也就是俗稱的“菊花一角”只收不付,它的身價也許要開始上漲了。

  中國人民銀行近期下發通知,決定自2016年11月1日起,第四套人民幣1角硬幣只收不付,各銀行金融機構收到該版硬幣不得再對外付出,新收及庫存第四套人民幣1角硬幣一律作為殘損人民幣單獨交存人民銀行發行庫。市民手中的“菊花一角”仍然可以使用,從停付到完全退出流通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是第五套人民幣,如果市民拿著“菊花一角”到銀行兌換,拿到是第五套人民幣的“蘭花一角”硬幣。

  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菊花一角”發行年份為1991年至2000年,共分別發行了10個年份,但2000年的“菊花一角”并未正式發行流通,只是裝幀在2000年度《中國硬幣》套裝中,作為收藏品出售。

  在一些研究者和收藏愛好者眼里,“菊花一角”是特別的。“菊花一角”采用了空前的“外圓內凹九邊形”設計,目前發行的硬幣當中,只有“菊花一角”采用了這種設計。此外,近代誕生的貨幣中,無論硬幣還是紙幣,錢幣的大小輕重是與面值成正比,但“菊花一角”別具一格,無論是從直徑還是厚度上,都要大于同一套人民幣當中的“梅花五角”硬幣。所以,一些收藏愛好者和錢幣研究者對“菊花一角”格外鐘愛。

  據了解,目前1991年至1999年的“菊花一角”硬幣一套九枚,九品以上品相約在200元左右。2000年發行的“菊花一角”單枚價已上千元。

  除了“菊花一角”硬幣,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元紙幣,將逐漸被硬幣替代。今年年初,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發布通知,1月1日起,山東省在青島、棗莊、濟寧、臨沂、日照5個城市進行“1元券硬幣化工程”試點,停止向商業銀行投放1元紙幣,轉由硬幣替代。不過,央行貨幣金銀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1元紙幣還將長時間大量投放,與1元硬幣共同存在,不會在短期內退出流通。相關鏈接 各套人民幣收藏價值

  第一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誕生于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戰爭年代,因此,表現出鮮明的戰時過渡性特點,票種多,版面雜,面額大。第一套人民幣從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到1953年12月,5年間共發行12種面額,60種票券(實為57種原版,其中三種原版各印兩種顏色的票券),如果按照底紋、暗記、紙張、冠號位數和形體等差異劃分,種類將更多,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6種,100元券9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每一種幣值收藏價格不同,從幾千元到上百萬元不等,其中蒙古包圖案的5000元券市場參考價達到80萬元,牧馬圖案的10000元券市場參考價已達140萬元,大全套市場參考價為480萬元。

  第二套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共發行了11種面額,分別是紙幣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第二套人民幣的收藏價格單張從百元左右到幾十萬元,其中收藏價格最高的為大黑10元券,已達20多萬元。整套收藏的價格在36萬元以上。

  第三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于1962年4月15日發行,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2000年7月1日退出流通,前后歷時38年。第三套中1960年版的“棗紅一角”和1962年版“背綠水印壹角”較有價值。這一版收藏價格較前兩版較低,單張價格從幾元到幾萬元不等,大全套的價格在6萬元左右。

  第四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從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至1997年4月4日止,共發行了9種面額,14種票券。其中1角券1種,2角券1種,5角券1種,1元券3種(1980年版、1990年版、1996年版),2元券2種(1980年版、1990年版),5元券1種,10元券1種,50元券2種(1980年版、1990年版),100元券2種(1980年版、1990年版)。目前部分仍在流通當中。這套人民幣收藏價格較低,全套收藏也只有幾千元,不過一些特殊的號碼可以超過萬元。

  第五套人民幣:現在還屬于流通貨幣,根據法律規定不能買賣。所以第五套人民幣收藏的重點是一些趣味號或珍藏冊之類的收藏品。

  來源: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