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全面實施二孩政策以來,煙臺第一批“全面二孩”寶寶已經陸續(xù)出生。來自煙臺市衛(wèi)計委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二孩出生19283人,以高齡高危產婦居多。業(yè)內人士分析,我市將逐步迎來二孩生育高峰。

  新生兒“二孩”占四成

  上個周五,煙臺市中醫(yī)院產房內,41歲的楊女士順利剖腹產下二胎女孩。楊女士有一個14歲的男孩,如今再生下一個女孩,湊足“好”字,全家很是開心。

  楊女士告訴記者,雖然夫妻倆年紀都已過40歲,但是懷孕很順利,他們的寶寶也成為第一批的“全面二孩”寶寶。

  煙臺市中醫(yī)院產房護士長巴敬燕說,今年醫(yī)院產房新生兒確實很多,相比去年“羊”年,這個變化更加明顯,每個月大概能出生150左右個新生兒,其中二孩能占30%到40%,二孩媽媽占的比重也在30%到40%左右。業(yè)內人士分析,今年醫(yī)院新生兒激增,更多的是跟此前“單獨二孩”群體,以及去年“羊”年,人們對屬相的偏愛生育意愿的釋放有關,“全面二孩”政策的進一步釋放,今后將會有更加明顯的體現。

  “二孩媽媽”多高齡產婦

  巴敬燕告訴記者,二孩媽媽中,基本都是高齡高危產婦,不光高齡高危,很多都有瘢痕子宮。而且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髙血壓病、瘢痕子宮等能占一半左右。

  在市中醫(yī)院產科門診,記者碰到前來進行孕前檢查的市民王女士,王女士37歲,準備生育二孩,由于頭胎是剖宮產,所以進行了詳細的孕前檢查。“當時生產時宮口開得特別慢,我在產房里疼了一天一夜宮口還沒有開好,飯也吃不下,實在疼得全身沒勁就選擇了剖宮產。”王女士有些遺憾地說,當時年輕太嬌氣,真不應該怕疼就改了剖宮產,現在再想生二胎增加了很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