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此次霧霾的影響情況,日前環保部通報表示,從11月2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國東北、華北地區出現大范圍重污染過程,最大影響面積分別達到63萬和38萬平方公里,污染范圍覆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等7省(市)。
而實際上,此次從11月2日起開始席卷華北、東北的霧霾,成為濟南被納入京津冀氣質圈以來的首次“大考”。
更嚴格的預警分級標準
事實上,今年7月,環保部曾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下發了關于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工作的函,要求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等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按照京津冀試行的統一的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組織開展預案修訂,2016年10月底前完成修訂發布工作。
被納入“京津冀氣質圈”,也就意味著濟南等城市迎來更加嚴格的預警分級標準,重污染天氣預警發布和啟動應急響應的門檻進一步降低。事實上,在環保部2日發出霧霾預警并要求相關省份切實落實應急預案規定后,3日、4日兩天,濟南仍延續前幾天的晴朗天氣,空氣質量狀況均達到“良”。直到5日,濟南才出現中度以上霧霾的天氣。
山東球墨鑄鐵再被通報
自3日起,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持續重污染天氣過程,環境保護部組織應急會商,并派出8個督查組對石家莊市、唐山市、保定市、衡水市和山東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對及高架源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開展專項執法檢查。
據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11月3日~4日,督查組共檢查各類污染點位68家(處),發現存在問題的污染點位11處,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包括部分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減排措施不合理、部分工業企業存在違法排放行為、一些企業物料堆場和部分路段揚塵問題嚴重。
在此次專項檢查中,因脫硫系統腐蝕嚴重、煙氣泄漏,位于濟南市的山東球墨鑄鐵管有限公司再次被點名通報。據了解,目前有關部門已經現場督促該企業進行了修補。據悉,山東球墨鑄鐵管有限公司在去年12月份曾被環保部點名通報過,并且曾多次因環境污染受罰。此外,該公司已基本完成老宿舍區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搬遷方案,計劃年內停產搬遷至臨沂。
濟南多舉措保藍天
在此之前,11月1日,濟南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實施工業企業季節性生產調控措施的通知》,自今年11月1日至明年1月31日,水泥、鑄造、磚瓦窯行業除承擔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和危險廢物等保民生產任務的生產線外,全部停產。
事實上,為應對此次霧霾來襲,濟南市環保部門提前做好準備,落實應急措施,力求最大限度減輕空氣重污染的影響。
“東部老工業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和關停騰退工作,正在進行中,今年計劃達到38家,目前已完成了33家。”在上個月濟南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環保局局長高立文表示,為了找到濟南空氣污染的“病根”,濟南將請國內頂尖科研機構編制大氣污染源清單,將污染物來源具體到點,為治霾找準著力點。
(生活日報記者 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