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網友@隔壁老Liu微博爆料,在用某車主服務客戶端查詢車輛違章記錄時,竟查詢到掛牌僅3個月的車輛出現2011年的違章記錄,且被記248分、未繳罰款1.6萬元的荒唐結果。對此,@濟南交警提醒市民,查詢車輛違章信息應使用官方公布的方式和方法,不要亂用查詢軟件。
網友爆料:掛牌3個月竟出現5年前的違章記錄
11月13日,據網友@隔壁老Liu網上反映,他想尋找一個能查詢車輛違章記錄的手機軟件,通過網絡搜索,他選擇了其中一個感覺比較權威的車主服務客戶端。隨后,他登錄客戶端,輸入相關信息查詢自己的車輛違章記錄,然而,查詢結果令他大吃一驚。“查詢結果顯示,我被扣了248分,罰款1.6萬元。但是我才掛牌3個月,怎么會有2011年的違章記錄?”
事發后,雖然@濟南交警明確表示,該網友所查詢的車輛牌照在系統中并無違章記錄,但該網友依然心存疑問,“我用那個查詢軟件又查了幾遍,還是顯示我有很多未處理的違章,但我在車管所也查了,根本沒有違章記錄。這是怎么回事啊?”
記者調查:代辦違章處理APP常常有貓膩
連日來,記者先后在App Store下載微車、小白車務等多個APP,注冊用戶并查詢后發現,這些APP客戶端給出的查詢結果大都與交警官方平臺的結果不同。
這些APP查詢的車輛違章信息與官方結果不同,主要在于已處理過的違章仍然顯示在APP未處理罰單列表中,此外還會多出一些不存在的違章記錄。比如,記者在9月處理過的在張莊路上的逆行違章,如今依然顯示在這些APP違章列表當中。雖然軟件中有非常詳細的違章情況記錄,何時何地發生了怎樣的違章、觸犯了哪條交通規章都一一注明,但若選擇“代為繳費”服務,這些費用是否真的繳納到交警部門先不說,有的軟件還需要在違章罰款的基礎上,加收30元的手續費。
多名網友表示,自己都曾遇到過類似情況,且多次在APP留言反映,但都未得到解決。網友@沉靜一下蔓表示,“今年買的車,竟然查到兩年前的違章記錄,嚇得我一激靈。”而網友@命中注定則表示,在給軟件打分時,只給了1顆星(滿分五顆星)。“版本更新后,已經繳費處理過的單子依然在未處理罰單列表中,兩次更新后依然如此。”
據業內人士透露,此類提供“違章代繳”服務的軟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用戶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違章記錄更新滯后、重復繳費的技術漏洞。此外,有些平臺由小公司經營,信息安全風險較高,用戶上傳的數據還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竊取。
警方提醒:查詢違章記錄應使用官方平臺
面對上述情況,@濟南交警明確表示,查詢車輛違章情況應使用濟南交警官方查詢平臺濟南交警微信(jnjjwx)和泉城行+客戶端,或到就近的交警隊查詢。不要輕易相信未經官方認證的交通違法查詢平臺。
“目前手機APP等非官方的違章信息查詢方式,尚沒有一定的法律法規來約束。”有法律界專家提醒市民,查詢違章應盡量通過官方或正規渠道。個別查詢軟件會要求車主輸入車牌號、車架號,甚至發動機號,易泄露隱私被人套牌,市民應注意個人隱私保護。
(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