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教師沒資歷
人文學科“冷板凳”
《意見》出臺后,一些年輕的高校老師卻并沒有覺得跟自己關系很大,某駐濟高校的小王是數學院的一名年輕教師,教學和科研的壓力都很大,根本就沒時間去兼職?!懊刻旃馍险n備課,基本就沒額外時間?!毙⊥踅榻B,她除了要上數學院的專業課外,還要給化學院、物理學院上高等數學,給碩士生指導論文。除此之外,她需要根據各個學院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備課,周末的時候有時會去參加研討班,平時有空的時候還想多看點書,進行研究,爭取早日申請到課題。
不過,小王覺得,由于自己學的是基礎數學,即便有時間也沒有太多的資歷,“雖然說教師可以多點教學進行兼職,但是我自己的學校課程都教不過來,而且去外校講課沒有名氣人家也不聘用,這個政策對應用型專業來說優勢更加明顯?!?據了解,駐濟高校的年輕教師月收入大約在四五千元,因為是按照課時費發工資,寒暑假工資就會少些,而從講師評到副教授、教授后,才會更容易在學校外獲得更好的兼職機會,這一般都得四五十歲。
某駐濟高校文學院林教授表示,“從增加收入來看,中文、歷史、哲學本屬于人文學科,跟社會經濟現實距離較遠,不屬于實用型學科。這個政策對人文學科來說,效果并不明顯。”當然,也有極少數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比如通過收取版權使用費,獲利匪淺。
但另一方面,林教授認為,由于高校教師收入相對拮據,不少人文類的高校教師,只要能多賺些外快,還是比較積極地去爭取,比如,評審費、改卷費等,“但是由于人文學科成果轉化非常慢,兼職教授也需要時間和學術的積累相對自然學科來說,要少很多,本來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就存在各方面分配不均現象。這個政策,極有可能進一步加劇貧富分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