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8日在青島26中舉行的2016年度全市初中課程與教學工作會議上獲悉,青島市將從規范辦學行為開始為學生“減負”,上課時間不能早于8點,走讀生學校取消早晚自習,進行作業改革等舉措將在初中推行。

  初中生負擔最重

  當下我市基礎教育各學段中,初中生負擔重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省教育廳曾公布2013年度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情況,當時我市小學生全省最輕松,中學生負擔卻超平均水平。然而兩三年過去,這種情形沒有明顯改善。

  從全省17地市情況看,濰坊、威海、青島、淄博、濟南、萊蕪、煙臺、日照、濱州等9市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普通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相對較輕,青島學生的課業負擔在全省第三輕。與我市小學生課業負擔超過全省平均水平80.76%截然相反,我市初中學生課業負擔調較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當年調查顯示青島的初中生舉行周考或月考的初中學校達到73.67%,只有49.70%的調查者所在學校按照規定不公布考試成績和名次,而每天作業量超過1.5小時的調查者達到了40.59%,同時有13.01%的調查者表示學校存在有償家教現象。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市初中雖然上課時間多為8:00,但幾乎所有學校都要求學生7:30以前到校上早自習,下午4節課后還有學校要求學生進行留在學校上晚自習。

  我市初中學生家長王女士認為,現在初中生學業負擔重主要是來自中考的壓力,多年來我市普職比例為5:5左右,換言之,只有50%左右的學生能上普通高中,而目前我市普通高中辦學水平差別比較大,不論家長或老師考取最好的學校,這使得中考的壓力甚至比高考都要大,也是我市初中生難以“減負”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