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

  一萬元以上支出由街道統一招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尤其在今年中紀委六次全會強調,嚴肅查處基層貪腐。省紀委七次全會也強調,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以前社區搞個活動,花錢相對容易,自己說了能算。”濟南市中區社區居委會主任劉文玉說,但現在社區搞活動前,都需要先組織社區黨支部委員、居民代表開會討論,確定了具體的支出款項,再在社區公示并向街道審批。錢花到哪里了,花到誰身上了,都是要一一登記在冊的。

  據介紹,現在社區支出一千元以上,需要提供對公賬戶以支票形式兌現;一萬元以上的支出,則都需要由街道統一面向社會公開招標。

  “可以說,現在社區的各項制度更健全了,各項工作也更公開、透明了。”濟南市歷下區一社區黨委書記林振國說,社區居委會接觸現金的機會已經沒有了。以低保為例,以前是上級部門把現金發到社區,然后由社區聯絡員再發到居民手里。現在呢,社區已經沒有接觸現金的機會,都是上級直接將低保費用打到居民的實名制卡里。

  而山東省某村村支書莊振海向記者透露,現在發放各種補貼,都第一時間張榜公布,若要用資金,需要開三次會議:村委會會議、黨員大會以及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以后,才能用相關款項。“以前都集中在村委會,想用錢直接就在會計那里走出來了。”莊振海說,不少地區實行了村賬鎮管,很多村不直接接觸現金了。

  莊振海說,監督力度的加強,讓村里的財務更透明。其實以前就要求村務公開,但是這項制度基本是“形同虛設”,有的公開了一天,第二天就撤下去了,要不就是公開了以后,有些款項說得比較模糊。“監督得少,所以執行起來基本就是應付。”莊振海說,“很多鎮上村里都公布了村民可以領哪些補貼,使得村民也能夠監督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