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群演行業亟待規范

  采訪中記者發現,由于身處地位的弱勢,加上沒有適當的市場規則,群眾演員成為最易被盤剝的對象。而游走在劇組和群演中間的“群頭”,有時候會扮演不太光彩的角色。“我們有的時候對有些群頭意見也很大,比如說一個群演跟著群頭拍戲,群頭如果不給錢,這個群演以后就再也不參加群演了,這絕對是一個損失,對整個行業也是一種傷害。”李明說。

  記者注意到,每天三四十元,這早已是群演行業不成文的市場價,群演分為普通的群眾演員和群特演員等,群特演員的工資要比普通群演高一些。由于大多數人只是從事一天的短工,薪酬也是按天結算,無論是普通群演還是群特演員,幾乎不可能與群頭簽訂任何書面性質的協議,這也給日后的維權埋下了隱患。

  對此,山東海康律師事務所的楊濤律師表示,隨著影視行業的發展,為避免損害群演利益的事情發生,最終還需在全行業內制定相關的法律,讓全行業的人嚴格遵守。作為群眾演員與“群頭”一定要簽訂相關合同,不管演多少天都要簽,并標明承諾的報酬,形成書面協議。一旦發生糾紛,可以直接依據合同來進行維權。

  據了解,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橫店影視基地吸引了大量外地群眾演員前來拍戲,尋找自己的影視夢想。與“北漂”相對應,他們被稱為“橫漂”。為了維護群眾演員的權益,橫店成立了“演員公會”,充當劇組和群眾演員的橋梁。記者了解到,目前青島也產生了類似的“演員公會”。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成立“演員公會”的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范群眾演員市場,但在維護群眾演員利益上并沒有實質性的改善。在目前電影制作越來越偏向制片方為中心的背景下,通過導演協會、制片人協會等組織扶植培育群眾演員協會是目前最佳的路徑。

  (文中劉洋、王沖、李明均為化名)(原文來源: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