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落水事件頻發

  水域安全是防溺水的關鍵

  小海軍找到了,是我們最不愿看到的結果。關于兒童落水事件的報道我們做了不止一次。學校和社會每到假期便呼吁的暑期安全里,遠離危險水域是一個重點警示。但仍有那么多鮮活的生命意外溺水死亡。進入冬季,水域安全教育仍不容忽視。

  記者網絡調查發現,一份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生安全事故總體形勢分析報告》中指出,水域安全教育絕不等同于傳統的游泳教學。它立足于對學生在水域安全知識、技能、意識和行為的全面培養與評價。學生水域安全知識儲備較少,牢固程度不高且存在知識遺漏。盡管大部分學生水域安全意識較好,但仍有部分學生存在意識模糊狀態,少數學生無安全意識。而學生基本上沒有接受過水域安全技能培訓,水域安全技能十分缺乏。學生存在高頻率高危行為,比如,在沒有救生人員情況下游泳,在沒有設置安全保障的野外水域游泳,在不知深淺的水域跳水,私自去水邊玩耍,水中與同伴毫無顧忌地嬉戲打鬧等等。小海軍便是在毫無安全保障的野外,在不知深淺的水域玩耍,不慎意外落水。

  此外,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都存在監控不足,農村情況更為嚴重。其原因一方面是農村許多地區的父母都出外打工,不能有效監管孩子。另一方面是父母本身也缺乏正確的水域安全知識和技能,難以有效教育子女。 原本只是在村中玩耍,小海軍的父母怎么也不會想到孩子會在較冷的天氣下,跑到河邊玩耍。然而冬季河水雖然水位降低,溫度低,孩子必然不會下水游泳,但單就河邊嬉耍就是一個危險系數很高的行為,作為家長應禁止孩子在河邊玩耍,尤其是對具體情況不能掌握的野外水域。

  口頭教育擋不住溺水事故,然而意外溺水事故并非不可避免。專家們認為,80%以上的溺水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對學生進行水域安全教育是預防溺水的關鍵。報告中指出,首先,應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水域安全事故監測網絡。對出現的每一起水域安全事故都應按相應程序和信息要求嚴格登記在案。這個網絡數據庫對于分析水域安全事故的成因、機制及應對策略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其次,應借鑒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成熟經驗,建立健全水域安全教育體系,大力推進水域安全教育進中小學課堂;加大對相應設備(游泳池、救生器材)的資金投入。此外,還應鼓勵社會組織和專業培訓機構開展課外的水域安全培訓,引導其規范健康發展。

  讓人心痛的意外應時刻警醒我們,孩子的安全問題應常記心間,不要再讓類似意外發生。(沂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