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一則“九旬老太寒風中賣粽子”的微信在島城市民朋友圈內熱傳,微信內容稱,九十歲的老奶奶為了生存,沒有選擇在街邊乞討,而是大冷天六點多就在街邊賣自己包的粽子,看得人好心酸。在網(wǎng)友配圖中,一名老太太佝僂著身子坐在路邊,為了擋風,身邊撐起一把舊雨傘,身邊放著兩個泡沫箱子,里面裝有不少粽子。對此情景,網(wǎng)友們被老人感動,紛紛轉發(fā),并呼吁路過齊東路萊蕪路的朋友,能幫就幫幫老奶奶。

  老人在網(wǎng)上受到關注。

  為了一探究竟,23日中午,記者來到齊東路和萊蕪二路路口,但是沒有見到網(wǎng)友所說的老太太。據(jù)附近一報攤老板介紹,確實有這么一位老太太,每天早上在路口賣粽子,但是一般上午9點左右就回家了,老人就住在附近。隨后,記者一路打聽,終于在齊東路30號找到了老人的家。然而,不論怎么摁門鈴和敲門,家中一直無人回應。就在此時,樓上下來一位鄰居,據(jù)其介紹,老人聽力不好,可能沒聽到有人敲門,而且即使老人在家,如果是陌生人,她也不會輕易開門。當天下午,記者聯(lián)系到齊東路社區(qū)居委會,請工作人員幫助聯(lián)系。

  老人在路邊賣粽子。網(wǎng)友拍攝

  老人在路邊賣粽子。網(wǎng)友拍攝

  24日早上7時多,記者再次來到萊蕪二路路口,奇怪的是,老人并沒有在路口賣粽子。“今天老人剛過來,就有很多人圍上去賣粽子,顧客比平常多了好幾倍,不到一個小時,粽子就全賣完了,老太太剛剛回家了。”附近一攤販說。

  有好心人送來了錢,剛賣完粽子的老人躺在床上休息。

  隨后,記者來到老人家中,此時幾名熱心市民早已趕到,他們正在跟老人拉家常。“昨天,我們在朋友圈內,看到有人分享老人在寒風中賣粽子,感覺老人很不容易,今天一大早特地趕來,終于見到了老人。”一名熱心人說。在老人家中,有熱心人帶來了牛奶和1000元愛心款。

  老人在家里包粽子。

  據(jù)了解,老人名叫宋學藍,今年已經(jīng)92歲,賣粽子已經(jīng)有近20年的時間。“粽子都是我每天自己包的,這么些年下來,都養(yǎng)成習慣了。”宋老太說,自己每天幾乎都去賣粽子,自己有三個兒子,目前和三兒子住在一起,大兒子也住在同一棟居民樓上,二兒子住得稍微遠一點。

  老人的臥室和家具。

  “母親年紀大了,但是身體還算硬朗,每天我都會幫她出攤收攤,不讓她干他不聽,今天來了很多好心人,粽子都不夠賣的了。”三兒子趙松森說,23日早上六點多,他幫母親出攤時,路燈都還沒關,路口就有很多人等著買粽子了,一百多個粽子,不到一小時全賣光了,“平常一早上賣三十個就算多了”。

  老人在家里包粽子。

  “我們是三十年的老鄰居了,老人很勤勞,自己能動就不行停下來,老鄰居們都勸她別干了,但是就是不聽。老人很疼小兒子,哪天兒子回家時間晚了,她都到路邊上等著打聽。”老太太的鄰居曹女士說。

  老人賣粽子經(jīng)微博朋友圈轉發(fā),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

  據(jù)齊東路社區(qū)居委會的殷主任介紹,老人的原單位每個月為她發(fā)900元的撫恤金,此外老人還有100元的高齡補貼和100元的城鄉(xiāng)養(yǎng)老金,此外,逢年過節(jié),居委會也會看望慰問老人,生活有保障。

  “老人年紀大了,年底就過93歲生日了,她也同意粽子賣到年底,過了年就不干了。我會好好照顧老母親,也謝謝社會上的好心人的關心。”趙松森說。(來源: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