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

  從今年暑假開始備考

  考試結束后,記者在考場外采訪了考生王爽。王爽是山東交通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學的是軌道交通運輸專業,這次報考了上海鐵路公安的一個職位。這兩天王爽有點小感冒,剛剛結束了兩個小時的考試,他顯得有點疲憊。

  “我是從今年暑假開始準備參加國考的。”王爽告訴記者,他身邊有的同學提前一年就開始準備國考,不過大部分同學都是從暑假前后開始備考。“前幾個月復習準備的時間多一點,基本上每天五六個小時,臨近考試這段時間,主要是保持狀態,每天復習兩三個小時。”

  在國考報名的階段,王爽查看國考招考職位表發現,適合自己情況的職位并不多。“有的職位要求有工作經驗,有的要求是黨員,所以篩選下來,符合自身情況的職位就那么幾個了。”在國考報名進行到中期的時候,王爽注意到,他選擇的這個職位報名人數已經達到了500多人。“這個崗位的競爭程度還是比較激烈的,一共招考4人,最后的報名人數估計已經達到了上千人。”王爽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王爽報考的職位將來的工作地點在上海,主要工作內容是在鐵路站間維護鐵路安全、車站秩序等。對于這份工作,王爽坦言,對于老家在菏澤的他來說確實有點遠,不過公務員工作的穩定性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未來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份與自己專業吻合的,穩定的一點的工作。”他說。

  考題:

  行測副省級和地市級分卷考試

  聯創世華公考研究院的專家韓速表示,今年行測沿用了前兩年副省級和地市級分卷考試的形式。宏觀上看,兩張試卷的題量保持不變,分別是135道題和130道題,各模塊的順序也和往年一致。但兩套試卷之間的差異性變得越來越大,這也體現了分類命題正變得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具有針對性。“雖然題目形式上有一定差異,但兩張試卷所涵蓋的知識點仍然屬于常規考點。”韓速表示。

  不少考生表示,今年行測的常識判斷題難度有點大,對此,韓速分析常識判斷題的特點是包羅萬象,貼近生活。據介紹,今年常識判斷的考試內容涵蓋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科技、文化、天文、地理、生活常識等方方面面。地市級試卷延續了前兩年的特點,仍然是法律題占較大比例,涉及到了憲法、刑法、行政法以及個人所得稅法、慈善法等,其中刑法修正案九和慈善法都是相對較新的法律。副省級試卷中文化類題目較多,出現了諸子百家、詩經楚辭等古文化知識。另外,在題目取材上,也與一些社會熱點新聞相結合,比如在科技常識中考到了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的阿爾法圍棋程序。這些都對考生的知識面有著較高的要求。

  在申論考試方面,今年的國考申論副省級卷主題為“水生態治理”,涉及的材料內容既有城市水系管理建設的相關內容,也有將水生態治理與扶貧開發、經濟發展結合起來的現實案例。“與2016年國考副省級申論考查精神領域問題不同,今年的國考副省級卷主題,屬于問題導向型命題,從考查的高度來看,材料既有對具體問題的描述,也涉及到高深的傳統哲學思想,對考生的理論水平和理解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符合省級申論命題高屋建瓴的特征。”聯創世華公考研究院的專家滕鳴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