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11月28日訊(記者 廖亮)在今天召開的鄉村文明行動移風易俗工作聯席會第二次會議上,公布了今年10月第三方對山東省移風易俗情況進行暗訪的結果,有132個縣(市、區)中有59個縣(市、區)得滿分,全省前十名的市是:淄博、東營、威海、萊蕪(4個市并列第一,都是滿分)、濰坊、泰安、菏澤、濱州、青島、臨沂。
會議還指出,各地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移風易俗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較普遍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精力主要集中在白事上,對紅事特別是高額彩禮等關注度還不夠、辦法不多。二是在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工作中有簡單化的傾向,一些地方硬性規定、一刀切,比如喪事壓縮到一天,沒有顧及“三天喪”傳統習俗的合理性和風俗習慣,群眾反映較大。下一步山東將注意及時糾正各地在這些工作中的偏差。
短評:婚喪嫁娶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婚事要喜慶歡樂,喪事要莊重肅穆,移風易俗的同時,也應該注意保留婚喪嫁娶必要的莊重感和儀式感。對于喪事來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必要的儀式,既是親情的釋放,也是弘揚孝德一種體現,對于當地民風的塑造有一定的作用。對于婚禮來說,“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莊重的婚禮,能增加新人的家庭觀念和對婚姻的重視程度。這些婚喪儀式都承載著教育引導和文化傳承的功能,所以說,在遏制奢風陋俗的前提下,尊重傳統,重視其中的文化功能,保留一定的婚喪儀式,是有必要的,不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有些地方把移風易俗工作簡單化,有懶政之嫌。移風易俗只追求精簡環節,減少程序,這樣做,為了減輕群眾的經濟負擔,初衷是好的,但是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味地追求簡單化,忽略了群眾的感情,忽略了文化的傳承。推行移風易俗,各級民政部門應該加強對紅白理事會的培訓管理,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推出便民措施,切實減輕群眾負擔,比如有的村居配置了桌椅、餐具、音響等設備免費提供給群眾辦理紅白事使用。同時,在安排婚喪儀式的時候,也別忘了打好文化牌、親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