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家住濟南市千佛山東路3號省文化廳宿舍2號樓頂樓的65歲居民陳雪琴,新添置了一個“大件”:一部“微型電梯”——樓道智能代步器,以后,老兩口再也不用為上下樓犯愁了。

  3日下午,記者來到陳雪琴家試乘了這組剛裝好的代步器。每段樓道里都裝有1個代步器、1段用鐵樁固定于地上、平行于樓梯扶手的導軌和1根操縱立桿。陳雪琴家住5樓,就有9個代步器。每到平地,就換乘下一個,每層的兩段電梯可聯動接力。

  記者在一樓的操縱立桿上的“向上”鍵處刷卡,原本停靠在樓梯扶手上端的代步器就自動沿著導軌降下來,停到面前,腳踏板自動打開。記者站上去,按下扶手一端的按鈕,代步器啟動,沿著導軌緩緩地上了樓,和人的步速差不多。到了半層,樓上的代步器已經自動下來,張開了踏板,站上去再走。全程運行平穩,換乘流暢。

  去年以來,陳雪琴感到腿腳不靈便了,上下樓梯很費力。買個菜,上樓得歇兩歇;有點感冒發燒,上樓就喘不上氣。今年,老伴痛風又住了院,老兩口裝電梯的愿望越來越強烈。

  他們最初想和鄰居商量裝廂式電梯。但是,陳雪琴從濟南市,到歷下區,再到街道辦問了個遍,沒有人能說出應該找哪個部門審批。無奈之下,她把目光投向這種剛剛面世不久的小型樓道代步器。經過篩選,陳雪琴聯系到了安道利佳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泰安寧陽的生產基地。她貼出海報,邀請鄰居同去考察。有6位鄰居報名,3位成行,她樓下四樓的鄰居在考察后決定,和她分攤成本,一起裝。

  3日下午,今年在省兩會上建議各市應加快出臺老樓電梯改造方案的省人大代表、京魯律師事務所主任郝紀勇也來到陳雪琴家調研。他試乘后評價,這種代步器比起廂式電梯各有利弊。費用低、易安裝、不需審批是其優點,但無法搭載輪椅、擔架,在多人乘坐、載重、應急方面廂式電梯更有優勢。

  跑了一年審批無門,居民盼政策早落地

  像陳雪琴這樣迫切需要加裝電梯的老樓居民,在濟南還有不少。

  12月2日,家住科院路19號省科學院宿舍的王洪娟來到樓下的省科學院老干部活動中心,問老干部處,裝電梯的事情怎樣了。老干部處處長王學軍無奈地搖搖頭:“都說在等政策。”

  去年年初,省科學院宿舍居民聽說廣東、甘肅、北京等地出臺了政策,允許和鼓勵老樓居民加裝電梯,有的還有補貼。大家動了心,找到老干部處。王學軍陪同老職工們到廣州、北京等地實地考察,發現舊樓裝電梯技術成熟,成本每部40萬-50萬元,尚可接受。

  考察回來,老職工們請電梯公司評估了一下自己的樓:有幾棟樓前有小院、后有小房,沒地方安裝;符合條件、呼聲較高的有5棟樓。職工們自己做通鄰居的工作,談好了費用分攤方案:參考廣州的做法,以四層為標準價,五層加5%,六層加10%;三層減5%,二層減10%,一樓不出錢。日后的維修費、電費,除一樓外,大家平攤。

  “這幾棟樓都是6層、一梯兩戶,按每部電梯花費50萬元的話,每戶4.5萬-5.5萬元,大家覺得可以接受。”王學軍說。

  論證好方案,去年夏天,王學軍受老職工委托,準備遞交申請。他去濟南市政務服務大廳,先后找了規劃局、房管局、質監局等多個窗口,工作人員都說,以前沒有辦過這樣的業務,沒有文件依據,沒法受理。隨后的幾個月里,他又跑了一些部門,都不知道應該由哪個部門牽頭。

  2016年8月11日,省政府印發《關于運用綜合政策措施支持擴大消費的意見》,提出采用“住戶拿一點、財政補一點、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適當補償”的多方出資方式,每個市、縣(市、區)先選擇有條件的小區或部分樓棟開展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試點。老職工們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王學軍又找各部門問了一遍,答復都是“在等政策”,申請還是沒遞交上去。

  “老職工們年歲大了,電梯早裝上一天,他們就能早一天提高生活質量。就是財政不補貼,居民愿意自費,開辟審批通道也行啊!”王學軍急切地對記者說。

  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許衍剛、陳中華提交了《關于推動舊住宅樓加裝電梯的建議》的提案。許衍剛說,提案引起省城鄉建委、省財政廳、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的重視,政策出臺是第一步,關鍵在于落實。現在看,無電梯住宅樓是歷史的欠賬,舊樓加裝電梯是民生工程,應該抓緊推進。

  威海已打開審批通道,全省試點有望明年開展

  舊樓加裝電梯,在省內已有先例。11月10日,記者探訪了位于青島西海岸阿里山路9號的觀海苑小區。這里的4棟5層居民樓的8個樓道,去年全部加裝了電梯。記者看到,電梯井接在樓房北側,比原來的北陽臺凸出3米左右,但因為樓間距寬,并不影響車輛通行。

  在威海,位于重慶街的海軍干休所正在加裝電梯,即將完工。這是該市第一個通過政府審批的舊樓加裝電梯項目。

  記者從威海市城鄉建設局獲悉,2014年5月28日,該局(當時名為“威海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威海市公安局、規劃局、人防辦、住房保障和房管局以會議紀要的形式通過了《威海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若干指導意見》,明確了舊樓增設電梯應滿足的條件、資金來源、申請主體、審批流程,為舊樓增設電梯打開了審批通道。

  這份《指導意見》提出的審批流程是:先向規劃部門辦理規劃審批、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再向住建部門辦理安全、質量監督注冊手續,領取施工許可證;再到公安消防監督機關進行消防設計備案。

  施工前,到質監部門辦理電梯開工告知、到檢驗機構申報監督檢驗,檢驗合格后到質監部門辦理使用登記手續。竣工后,辦理建設工程消防驗收,自我組織第三方驗收,移交建設檔案,并向住建部門辦理竣工驗收備案。

  記者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和財政廳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我省正在積極研究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試點方案,包括申請主體、資金籌集、審批流程、運行維護等內容,試點工作有望在明年開展。

  (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