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想象不到, 高新區這幾年能發展得如此之快。”老胡從1992年就在高新區工作,今年已經25個年頭了。他站在高新區管委會的大樓里,望著四周的高樓和車水馬龍,感嘆眼前的一切是他從未想到的景象。
高新區1991年成立,規劃面積15.9平方公里,包括1.76平方公里的科技城和老政策區。

“1996年的時候調整過一次,后來2001年和2002年做了比較大的調整,大家現在看到的高新區得從2001年說起, 也就是現在的高新區中心區。” 在老胡的印象里, 那時的高新區是一片莊稼地。老胡說, 那時候高新區的國際會展中心還是個養牛場,牛旺社區還是個有著圍子墻的小村莊,從高新區管委會大樓上放眼望去,四周多是莊稼地。“那時候, 高新區賢文片區里,只有管委會大樓和軟件園的梯形樓兩大高層建筑。”老胡還記得2001年臨近春節的那個夜晚。
“那段時間,正好是高新區管委會從二環東路的火炬大廈搬往現在的高新區管委會大樓。為了不耽誤白天工作,很多人選擇晚上搬家, 可高新區黑燈瞎火的,出租車都不愿意來。工業南路也沒現在這么寬敞,路不好走,道路兩邊也沒什么建筑。 ”
2003年3月,高新區在經十東路以南、繞城高速路以東設立了濟南出口加工區。2005年11月,代管了孫村鎮和大正科技示范區,形成了目前的高新區東部產業區。
自此,高新區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海信慧園、茗筑美嘉、鑫苑國際、未來城、新東方花園、新生活家園、盛世花城、匯展香格里拉、明湖白鷺郡等住宅樓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銀座商城、丁豪廣場、雨滴廣場、美聯廣場、萬達廣場等也相繼開門納客。“特別是2010年以后,用飛速發展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雖然自己一直在高新區工作,可老胡也時常驚訝于眼前的變化。
今年年初,高新區又托管了長清創新谷、章丘高官寨部分區域。11月,為了加快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步伐,濟南市政府研究確定,將歷城區73個行政村劃歸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代管。
從1991年至今,高新區已經擴容12.5倍,形成了現在的中心區、高新東區、綜合保稅區、創新谷片區、高新北區五大片區的發展格局,面積已近200平方公里。“擴容只是發展的需要, 照這個速度,未來的高新區我還是不敢想象。” 老胡對這里的未來充滿了期待。(生活日報記者李明 高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