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6日,他以“全國自強模范”的身份走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為山東省被授予“全國自強模范”的8名獲獎人之一,也是建市以來唯一獲此殊榮的東營人。不過最讓他高興的,莫過于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與他親切握手交談。言談中流露出的關心讓他感動,也使他更加堅定地立志做一名能幫助他人的律師。

  1999年,連續五年奮戰司法考試考場的他,如愿獲得律師資格證。2001年,他毅然買斷工齡,成為創業大軍中的一員。隨后,十三年律師生涯的打磨,他用自學的法律知識,捍衛著每一個前來求助市民的權益。

  憑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借著“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的堅持,靠著單腿獨臂一點點前行的力量,他連續8年被聘為東營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五次被授予“東營市殘疾人自強模范”,并獲得“東營市十佳律師”、“東營市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

  他,就是單腿獨臂的“正義衛士”——律師高伯良。

  折翼

  遭遇電擊失肢體命途多舛卻不屈

  1973年,高伯良跟隨父母從家鄉泗洪縣來到勝利油田,開始了他們城鎮居民的生活。然而沒想到,來油田沒多久,厄運就悄悄降臨在小伯良的身上。

  那年5月21日,調皮的高伯良攀爬電線桿玩耍時,不幸被高壓線擊倒,右臂左腿嚴重炭化。無奈,醫生為他做了截肢。那一年,高伯良8歲。

  年幼的高伯良哪里知道,失去寶貴的右臂、左腿,對他今后的人生意味著什么。父母眼神里深深的擔憂,他讀不懂;與其他孩子的不一樣,他察不到。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高伯良和健全孩子一起,游泳、爬樹、掏鳥窩……做著調皮男孩會做的所有事。他在知識的海洋里苦苦求索,并保持著一貫的好成績。他從沒有把自己擺到殘疾人位置,也沒有產生過自卑心理,直到1982年高中畢業。 那時,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一是進入技校學習技術,等待畢業后分配回油田;二是考入大學進行深造。原本成績不錯的高伯良,因外形原因被“雙重”拒之門外。高伯良的自卑心開始“探頭”。迷茫、苦悶、憂愁,讓他的心理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著實萎靡了一陣。但骨子里不服輸的性格加上父親的開導,他很快調整了心態,開始大量閱讀書籍,《高爾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主人公的故事令他感同身受,也給予了他面對生活的勇氣和無窮的精神力量。

  展翅

  苦難彰顯男兒本色堅韌書寫人生真意

  1974年4月,建工指揮部勞動服務公司聘請高伯良做倉庫保管員,建材料賬、清點物料、接收發送材料等。為了證明自己能行,他主動向老師傅請教,很快便對工作全部上手。由于待遇差別大,不甘心一輩子干不出像樣事業的高伯良,開始思索起自己未來的人生路。

  為了完成心中未竟的大學夢,為了使自己不成為家庭的拖累、社會的負擔,高伯良毅然選擇通過自學考試改變命運。沒有老師教授,加上基礎知識太薄弱,高伯良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雖然學得很辛苦,但成效卻并不顯著。

  機緣巧合,1990年底,高伯良改學法律。身體殘疾讓他助考面授的求學路布滿荊棘。短短十幾分鐘的路程,無法騎自行車的他需花費常人兩倍的時間,他堅持著;高燒、長時間聽課無法如常飲水,扁桃體發炎失語多日,他堅持著;久坐讀書脊椎酸痛,小腹一側壓迫疼,他堅持著。

  對于沒有一點基礎的高伯良來說,學習法律的難度可想而知。不過,他并沒有被苦難嚇倒。為了克服遺忘規律,他將家中到處貼上寫著法律知識或條文的便箋紙。每次經過時,他都會不自覺的多瞥幾眼,記到腦子里;隨身帶的筆記本,上面的讀書筆記更是記得密密麻麻。他拼命抓住點滴時間學習,甚至連上廁所、等車也不放過。夏季炎熱時,毛巾、水盆、扇子便是他消暑的“武器”。毛巾搭在肩上,腳浸入盛滿涼水的水盆中,扇子不停搖著,既驅散炎熱也趕走蚊蟲……

  “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三件必做之事外,其余的時間我都在魔鬼式的學習。”超體能、超極限的學習,與書進行的太多親密接觸,以致后來高伯良看到文字就惡心,但他仍未放棄學習。

  奮飛

  單臂獨腿扛正義奮飛律所綻才德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由陌生到熟悉,由死記到領會,由生疏到熟記,厚厚的法律書籍,他一點點攻克,繁瑣的法律條文,他一條條解讀。順利獲得自考本科文憑后,他五次征戰司法考試,最終憑著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深厚的專業功底,于1999年考取了律師資格證書。

  “我是一個不認命、不服輸、不示弱的人,因此做律師對我來說,應該算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2001年,高伯良放棄了油田單位的舒適工作,毅然投身法律行業,成為一名執業律師。

  最艱難時,同學分組輪流推自己上學的場景,在高伯良的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曾經幫助過他的好心人,也讓他時刻常懷感恩心。成為律師后,他竭盡所能幫助著每一位前來求助的市民。2011年6月,高伯良與3位同事發起成立的奮飛律師事務所,更是成為他熱心助人的平臺。

  對因公受傷、單位拖欠工資、遭受不公平待遇上門求助的勞動者,少收或免收辦案費;多次參加“送法律下鄉村”、“送法律進社區”的公益活動;免費對67名持有法律服務卡的貧困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務;為30多個單位的職工、學生講解法律知識120余場;為多家報刊提供法律稿件,通過廣播電臺、電子郵件、手機短信、電話通話等方式耐心解答法律咨詢;參加“五長接訪”,對上訪者進行咨詢、引導、講解。同時,高伯良還熱心社會公益,擔任了東營江蘇商會、東營市綠色餐飲商會兩家商會的監事長,起草了“抵制地溝油,我們在行動”的倡議書,主動參與商會對150家酒店用油情況的檢查。

  高翔

  自強不息得嘉獎摘得“全國自強模范”稱號

  “做一位好律師,一定要德才兼備。”高伯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業多年,他經手的案子不計其數。幫助借錢給村里辦企業的村民解決償還擔保款問題;為四川40多名農民工討薪;幫萬泉村村民協調交通案賠償款;免費代理未成年人劉某某搶劫案……他始終秉承公平、正義的法律信仰,用法律真誠幫助他人。

  為了提高法律素養,他每年都自費學習新頒法律,每月兩次帶動同事進行業務學習。他刻苦學習企業管理、工程造價、財務會計等知識,取得了經濟師資格,向專家型律師又邁進了一大步。

  自強不息、認定目標堅持到底的品質,為高伯良贏得了無數贊譽。“東營市勞動模范”、“東營市殘疾人自強模范”、“青年創業明星”、“司法行政系統規范執業先進個人”等。從今年3月開始,經過嚴格的層層選拔,高伯良脫穎而出,高伯良摘得“全國自強模范”稱號,成為山東省被授予“全國自強模范”的8名獲獎人之一,成為建市以來唯一獲得該殊榮的東營人。2014年5月16日,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在“第五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等接見了高伯良并與他親切握手。

  “得到那么多的肯定,我感覺很幸福。”高伯良告訴記者,下一步,他仍會繼續肩扛道義大旗,用法律武器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使更多人的權利得到保護。 

  (此文刊載于2014年5月份《黃河口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