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山東遭遇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污染天氣,德州、聊城、菏澤、濱州、淄博等多地發布霾紅色預警,并啟動應急響應,相關行業要停產、限產,減少排污。而按照山東省經信委和山東省環保廳關于水泥行業冬季錯峰生產的通知要求,全省所有水泥生產線從11月15日起就要進行停產或限產,以減輕大氣污染。12月21日、22日,大眾網記者在濰坊、淄博等水泥產能較高的市暗訪發現,濰坊3家水泥企業均已停產,而淄博6家水泥企業中有4家仍在生產,而且,其中的寶山水泥并未獲得相關部門批準。對于為何仍然頂著霧霾在生產,他們卻各有各的原因。

山東兩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全省水泥企業執行錯峰生產
政策治理連出重拳
重污染天氣來襲,國家、省市連下水泥錯峰生產令
12月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6省市,遭遇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的區域性重污染天氣。12月19日21時30分,山東省氣象臺升級霾橙色預警信號為霾紅色預警信號,同時啟動山東省氣象局重大氣象災害(霧、霾)預警防御Ⅲ級應急響應。
德州、聊城、菏澤、濱州、淄博等多地發布霾紅色預警。其中,淄博于12月19日至21日連續發布霾紅色預警信號,并早在12月17日23時就啟動了II級應急響應,要求“協同處置固廢或危廢的水泥、磚廠限產或限排60%,其他水泥、磚廠企業一律落實冬季錯峰生產停產要求”。
早在今年10月,工信部和環保部就部署了2016-2020年期間水泥錯峰生產,要求自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包括山東在內的7省份進行錯峰生產,即停產或降產。隨后,山東省經信委和省環保廳下發相應通知,要求山東水泥企業整體錯峰時間為2016年12月16日至2017年3月15日。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水泥企業錯峰(停產)時間需提前一個月,即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
現場暗訪情況堪憂
濰坊3家水泥企業均已停產,淄博6家水泥企業只有2家停產
12月21日,大眾網記者來到濰坊,先后暗訪了濰坊青州中聯水泥、臨朐山水水泥和濰坊魯元建材,發現這三家水泥生產企業的五條生產線均已按要求停產,停產的日產能共計2.55萬噸。其中臨朐山水水泥和青州中聯水泥是全省產能較大的水泥企業,他們各有兩條生產線,日產水泥和熟料共達2.2萬噸。大眾網記者在這兩家企業現場了解到,他們接到通知后便開始停產,目前企業工人正在進行設備檢修,檢修完畢后就會放假。

22日上午,在淄博寶山水泥廠,伴隨著轉動的回轉窯,霧霾和水泥生產產生的蒸汽和煙氣混合在一起。
12月21日,大眾網記者來到淄博,此時,這個城市仍未解除霾紅色預警。在距離寶山水泥廠還有一公里的地方,大眾網記者就聽到了刺耳的機器轟鳴聲,走到近處,只見,水泥廠冒出的蒸汽、煙氣,與霧霾混合在一起。
經過一番尋找,大眾網記者找到了正在運行的水泥生產的核心部位——回轉窯。站在回轉窯底下,大眾網記者能感受到機器巨大的轟鳴聲和高溫的炙烤。據業內人士介紹,回轉窯的轉動意味著原材料經過預熱器后,進入了“變身”為水泥的關鍵階段,也就意味著水泥正在生產。在回轉窯經過高溫煅燒后,半成品進入冷卻機,從1000多度降至100多度,形成“熟料”,熟料再經過粉磨,就變成了常見的水泥。
在一間昏暗的小黑屋里,大眾網記者找到了這些“熟料”。它們正在被一節一節的運輸帶送進粉磨站。“寶山水泥廠只有一條日產3500噸熟料的生產線。從回轉窯到熟料的形成,足以證明這家企業還在繼續生產。”有業內人士告訴大眾網記者。
同時,大眾網記者查詢淄博市大氣污染實時監測數據發現,寶山水泥仍在排放污染物,證實寶山水泥的確處在生產狀態。

21日下午和22日上午,在淄博寶山水泥廠,大眾網記者看到該廠生產線正在生產,圖為生產線生產出來的水泥“熟料”,正在源源不斷地在傳送帶上運輸。
就在與寶山水泥廠一路之隔的淄川區山水水泥公司,這里的生產車間卻寂靜得很,廠區不僅燈光昏暗,而且回轉窯、預熱器、冷卻機都已被關停。
12月22日,大眾網記者來到同在在淄川區的魯中水泥公司,這里日產水泥5000噸的生產線也未停產。一名身著魯中水泥制服的工人告訴大眾網記者,“這段時間,(回轉)窯一直在轉,沒有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