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青島的厲惠將自己閑置的房源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短租,旺季月收入兩萬多;而在濟南,共享單車入駐后首月就有328萬人次參與騎行,行程680萬公里。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分享經濟已經是第二年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不過,分享經濟也面臨城市管理、安全問題的考驗。與會代表委員認為,在管理中,要避免將傳統的限制式管理模式套用分享經濟。

  住宅改民宿

  旺季月入兩萬

  2015年底辭職在家的青島厲惠女士,投資20萬元將自己位于八大關的105平米的房子進行裝修改造后入駐短租平臺。厲惠曾經去臺灣等地旅游,注意到民宿是非常好的投資方向。

  “房間一直閑置,裝修是按照四星級酒店標準進行,三室三衛,房間位置距離王朝酒店只有五分鐘,王朝酒店價格在1200元以上,我們的價格在淡季698元一天,周末798元一天,旺季1200元到1500元不等。旺季一個月能收入兩萬元,淡季情況不定。”厲惠說。未來,厲惠想要把自己的房子打造成田園式民宿。

  而她就是通過小豬短租平臺發布的信息。“小豬短租收取10%的費用,淡季客戶80%來自于小豬短租,旺季50%客戶來自于小豬短租,其他客戶都是我朋友。”

  小豬短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2年進駐山東以來,目前已經覆蓋全省,主要經營城市有青島、濟南、煙臺、威海、日照,房東近5000人,房源近萬套。房東以自由職業者、白領為主。“做得好的房東年收入可到30萬元以上。”

  對于分享經濟的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中創軟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景新海認為,資源在配置上有不均衡的地方,有些資源本來可以更好利用,卻在閑置。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互聯網分享,這些都是新的經濟業態。這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讓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

  分享經濟是新事物

  考驗城市管理

  雖然分享經濟在山東起步不久,卻極大方便了百姓。摩拜單車入駐濟南后,首月共有328萬人次參與騎行,總行程68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70圈。“一輛單車一天之內最多被騎行了52次,單次最長時間是270分鐘,最遠行程是50公里。”摩拜濟南負責人稱。

  濟南市機動車保有量高速增長,截至目前已達182.4萬輛,且呈快速持續發展態勢。濟南停車辦表示,為此,濟南市委、市政府引進共享單車項目,解決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問題,降低小汽車使用強度和頻率。

  分享經濟作為新生事物,也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比如,在濟南摩拜單車入駐后,出現亂貼小廣告、盜竊損害單車等現象。

  為此,濟南市公安局發布《關于嚴厲打擊破壞共享單車運行秩序違法行為的通告》,對惡意破壞、毀棄、盜竊共享單車等行為一律依法查處。濟南市還出臺《濟南市關于鼓勵規范發展互聯網單車的若干意見》《濟南市關于互聯網單車運營企業準入要求》等文件,從技術、運維和服務等各方面對入駐企業進行嚴格準入把關、精細管理。

  1月15日,摩拜單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ofo悄悄來到濟南,將大量單車擺放在濟南。2月28日,“永安行”共享單車也私自在濟南投放,但與ofo宿命一樣,匆匆被撤走。

  此前,濟南市停車辦表示要積極發揮好政府的監管職能,防止單車企業繞開政府部門審核和監管,私自進入濟南投放車輛。但同時也歡迎其他符合條件的單車企業入駐。濟南市政府的這一做法,避免了多家單車企業搶占市場造成的混亂現象。

  委員建議為分享經濟

  創造寬松環境

  目前分享經濟發展面臨城市管理、安全等諸多問題,部分地方政府開始加以監管。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學良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通過出臺網約車新政,將管理放到地方政府,引導行業健康發展。未來共享單車的管理,也有可能效仿網約車新政,由各地方政府來實施管理。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表示,部分地方政府對分享經濟的限制太多,“要審慎監管,如果在萌芽期間就限制死,那不利于分享經濟發展”。

  “分享經濟是新鮮事物,推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政府不應該監管太死。”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公司總裁周云杰提到,社群經濟和共享經濟是方向,分享經濟能更好地把社會資源統一配置,讓資源發揮更好的效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民革湖南省委主委田紅旗在今年的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大力發展分享經濟,促進經濟轉型的建議》,在提案中她提到,要加快發展分享經濟,著手開展相關規劃和方案編制,構建互聯共享的信用體系。就政府層面而言,她指出要為分享經濟發展創造寬松環境,同時要妥善處理創新引發的利益平衡矛盾,避免將傳統的限制式管理模式套用于分享經濟。

  國家層面正完善

  分享經濟頂層設計

  在國家層面,對分享經濟的管理也逐步完善。2016年初出臺的《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明確將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租房、約車等分享經濟新業態納入政府重點培育和引導的方向。

  國家發改委2月28日還就《分享經濟發展指南(征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根據文件內容,發改委計劃在市場準入、監管機制、創新治理等十大方面促進分享經濟發展,降低分享經濟發展的政策風險。其中包括,破除行業壁壘和地域限制,進一步放寬資源提供者在市場準入方面的條件限制;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共享和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完善適合分享經濟特點的稅收征管等措施。

  與此同時,發改委還將根據分享經濟的不同形態和特點,科學合理界定平臺企業和資源提供者的責任義務,明確追責標準和履責范圍,并研究建立平臺企業履職盡責情況與依法獲得責任豁免的聯動協調機制。

  據介紹,發改委未來將依托“互聯網+”行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分享經濟專家咨詢委員會,加強分享經濟的統籌協調,明確分領域的牽頭部門和責任主體,及時評估解決監管中發現的問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派記者 劉帥張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