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夜,萬科公布了2016年報。在年報中,萬科表示對國家的樓市調控政策“感到欣慰”,已經對12個城市的13個項目計提了“跌價準備”。

  通過上述表格,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被萬科“不太看好”的城市有12個,分別是:煙臺、烏魯木齊、唐山、溫州、蕪湖、營口、鎮(zhèn)江、寧波、撫順、大連、南通、南充。

  萬科為12城房價做跌價準備背后是否暗藏深意?這我們無從得知。但可以明確的是,綜觀2017年樓市,房價調控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近期樓市調控勢頭依舊,看來萬科為12城房價做跌價準備并非不無道理。

  商住房也限購了 !這次最嚴調控的目的不是房價

  26日夜,北京突然發(fā)布政策,商住房也限購了,而且是非常嚴格的限購政策。這政策一出,也就意味著手里有商住房的,正在炒商住房的,全部砸在手里了。再也無變現賣出可能。

  這是10天內北京市第9次出臺樓市調控政策,此前舉措涉及首付比例、貸款利率、非京籍購房納稅標準、過道學區(qū)房、學區(qū)劃分……緊接著配以嚴格的突擊檢查,“幾乎斷絕了所有炒房的可能性”。

  但本次發(fā)布的商辦物業(yè)調控最終條款的嚴厲程度,超過了業(yè)界所有人的想象。亞豪市場總監(jiān)郭毅的總結是:

  “從規(guī)劃、銷售、購房資格、信貸層面精準打擊‘商改住’,不僅在北京史上最嚴厲,就算放眼全國,也是針對商住最為嚴厲的一次調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

  “這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以來的第一次,此前從未有過這么徹底地把所有投資者全部擠出一種房屋類型的政策出現。”

  “商住兩用”項目限購措施,不是簡單地“認房又認貸”這種內容,而是全面改變游戲規(guī)則,使其回歸商辦類項目的真實用途。

  這樣的嚴格約束將導致個人購房者基本放棄購買商辦類公寓。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預計“商住兩用”類物業(yè)的價格會有30%以上的跌幅,成交量下滑60%以上,可能進入休眠狀態(tài)。根據中原地產數據統(tǒng)計顯示,本次政策將直接影響起碼60萬套物業(yè)。另外,在過去商住物業(yè)中,90%為個人購買,但這些未來將全部納入限購或者企業(yè)購買。

  樓市調控一招更比一招高。 近期,廈門也進行了樓市調控,這次調控大招不但嚴還嚴出了新意!廈門新政規(guī)定,購房者自房本下來之日起2年不許賣出。這個政策很快就會全國跟進。這招殺傷力太強,直接剝奪你的買賣自由,萬一缺錢很著急了,也不能買賣,這對炒房客會是致命打擊。

  這部分人已被絞殺,再不退場或很慘

  這次政策的目的不是房價,而是人,要人口疏解。為什么出手打擊商住房呢?而且為何要下死手呢?

  齊俊杰看財經里提到了以下觀點可以借鑒下:

  首先,敲山震虎,這次明顯就是帶有報復性或者懲罰性的措施,就是要徹底干翻流動性,讓炒房人知難而退。

  其次,以房控人,在北京一擲千金炒作之前不限購的商住房的,基本都是外地炒房團。這些人推高商業(yè)類住房價格,對于北京的經營環(huán)境相當不利,成本高企擾亂了整個市場。所以對他們作出懲罰也是必要的。

  第三,之前任何一次調控,都沒有這次調控來的猛烈,來的決絕,這次商住房的政策突然出臺,幾乎影響了100%的人群。殺傷力也是100%。很顯然是地方政府在向炒房者宣戰(zhàn),不論是機構炒房者,職業(yè)炒房者,還是個人無意識的炒房者,顯然你們已經被亮出了黃牌,如果再不退場后果自負。商住房的投機客,就是你們的下場。一套政策已經完全殺死了商住房,炒作更兇的學區(qū)房還會活的很久嗎?

  樓市調控政策頻現,這次調控的不僅僅是房價了!照此勢頭,小編認為,從短期來看,房地產市場環(huán)境依然復雜,調控任重道遠。但長遠來看,通過多方努力,房屋回歸居住屬性是大勢所趨。

  (金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