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3月29日訊(記者 謝小真)今年我市將試點企業離退休人員、供養直系親屬、工傷1-4級及工亡供養人員社保待遇領取資格人臉識別認證。上述人員(以下簡稱領取社保待遇人員)可通過手機遠程進行臉部識別,在家中就可以輕松自助地完成認證,整個過程不出幾分鐘,既省時又方便。不僅如此,全程電子化監管還可以有效防止社保待遇冒領,保障基金安全。

  區別于傳統的人工認證方式,人臉識別認證主要依托移動互聯技術、人像采集識別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具有即時、高效、精準等特點。領取社保待遇人員本人或在家屬協助下,使用手機下載“青島智慧人社”APP,打開首頁“人臉認證”模塊按照有關要求進行操作,就可自助完成“刷臉”認證。認證前需完善住址、電話等個人信息。

  由于目前人臉認證采用社保卡照片作為對比參考,認證時周圍環境需保持良好的光線亮度。無法通過“刷臉”完成自助認證的,可持本人身份證和社保卡到各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社區(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進行人工認證。

  根據相關文件政策規定,領取社保待遇人員每年要進行一次領取資格認證,在規定時限內完成資格認證的人員方可繼續領取社保待遇,未完成認證人員其社保待遇將暫停發放,以防止待遇冒領和基金流失。以往,領取社保待遇人員須本人攜帶身份證和社保卡到街道(鎮)、社區(村)進行現場認證,受認證工作時間、地點以及人員身體狀況等因素影響,這種方式效率不高,老人還少不了路途奔波,給認證工作帶來較大不便。

  根據工作安排,2017年我市將在全市范圍內試點開展社保待遇領取資格人臉識別認證工作,推進建成人臉識別智能認證、經辦窗口現場認證、行動不便人員上門認證“三位一體”的社會化認證服務工作體系。(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