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全省不作統一規定”……,4月7日,省教育廳發布的消息引來家長們的廣泛關注。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時間不再限于8月31日前,很多9月以后出生的孩子的媽媽們聽到消息后有人興奮也有人陷入焦慮。不過《通知》還要求具體政策各地市定,目前臨沂市具體怎么執行還需再等等。
小學入學年齡不再一刀切,我市是否執行還得再等等
往年小學入學報名時,要求一年級新生必須年滿6周歲,而界定是否年滿6周歲的時間就是每年的8月31日前。在往年的招生中,各學校也是嚴格按政策執行,9月以后出生的孩子只能晚一年上學。這種規定曾引起不少家長吐槽,認為不夠人性化,“有的孩子是9月1日出生的,去學校報名也被拒絕了,這樣孩子就比同齡的小朋友晚起步一年,將來上大學、找工作可能都會受影響。”
從今年起,這種狀況有可能要發生改變了。7日,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做好2017年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對小學招生做出明確規定,除了繼續執行“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外,今年還特別提出“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全省不作統一規定,由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及學齡人口變化、教育供給等實際情況統籌確定”,也就是說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橫在適齡孩子們入學的一道“檻”了。
不過,由于省教育廳還指出具體政策由各市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我市還沒有出臺具體政策,是否執行還未知。
媽媽們陷入糾結,每天都在考慮“上”還是“不上”
“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期不再限定在8月31日前了……”7日晚,李女士從微信朋友圈里一看到消息就興奮起來,可沒過一天,她又陷入了焦慮。
“我兒子是10月出生的,當初我們是按老政策來安排孩子上學時間的,目前他還在讀幼兒園中班,如果新政策實行了,孩子一下從中班跨到小學一年級,我擔心他會不適應。”李女士說,這兩天她一直跟家人反復商量到底是讓孩子今年上小學還是明年,到現在也沒得出結論。
李女士說,現在兒子自制力還有些差,如果今年上一年級,萬一上課坐不住,精力無法集中,學習成績肯定會受影響。但同時她也考慮,如果別人家的孩子都去上一年級了,她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就會比其他同齡人晚一年,將來上大學、找工作也會受影響。
“如果政策不放開我就沒這煩惱了。”李女士糾結地說。
與李女士的糾結不同,對待是否放開政策上,雙胞胎媽媽蔡女士就很淡定。
“我兩個兒子是8月31日出生的,但我不一定非得讓他們6周歲后就上一年級。”蔡女士說,在幼兒園里有一些跟兒子同班但年齡較小的孩子,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要差一些,6周歲入學對孩子來說“有點累”。“還是得看孩子的情況吧,如果跟得上就上,如果跟不上晚一年也無所謂,男孩還是成熟點再上學好。”
蔡女士還建議,對于入學截止日期,最好賦予家長更多的選擇權。“讓家長根據孩子成長情況自行決定比較好。”
老師建議“跳級”更合理,“準媽媽”們最好別“剖”
沂州實驗學校一學段主任王宗美介紹,目前城區各小學招生壓力很大,在破解大班額任務十分艱巨的背景下,打破8月31日的限制不太現實。“相對于放開入學日期限制,我覺得允許‘跳級’可能更合理。”
在王宗美看來,一些家長的擔心并不多余,如果孩子晚上一年,家長們在幼兒園就需要多花一年的學費,起步也會比其他孩子晚,但是如果允許學生“跳級”,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各方面表現都十分優秀,小學的起點不一定非得從一年級開始,“我們現在提倡因材施教,只要孩子優秀,又經過學校的考核,允許孩子‘跳級’入學,甚至是從2年級開始上小學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往年,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趕在8月31日前出生,不得不提前剖腹產。人民醫院婦產科張主任說,前幾年這種現象十分普遍,但從去年起,只有個別產婦才會這樣做。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還是會做產婦的工作,讓她們明白生產是個自然的過程,不應被人為過多干預。特別是提前較多天數剖腹產的,危害性更大。”張主任表示,由于不是順產,這些孩子可能會出現肺發育不成熟、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情況,也可能出現發育不良、抵抗力差等情況。
對于省教育廳出臺的小學入學政策,張主任表示,無論我市是否執行,家長們都應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
沂蒙晚報記者金成遠
延伸閱讀
教育部門規定,8月31日前滿6周歲的兒童可以上小學,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因此,媽媽們最怕“生不逢時”,甚至有的趕在9月1日前剖腹產,就怕寶寶晚上學一年。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每一年為搶在9月1日前入學,有些媽媽只好選擇在8月底剖腹產。”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事實上,一年級入學年齡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目前學齡時段的劃分節點為每年的8月31日,晚了幾天出生,就得晚一年上學,于是每年8月,都會出現“催生”現象。
“如果差幾個月,學校不讓入學,我們還能理解,但我們孩子就差這么幾天,感覺太可惜了。”張女士說,她的兒子是10月初出生,學校無法接收,無奈她只得讓孩子再讀一年幼兒園。魯南商報記者 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