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于歡故意傷害上訴案。這個引爆輿論場、引發眾聲喧嘩、引起各方高度關注的熱點案件,隨著二審通過新媒體公開審理過程,全程直播,以案釋法,成為一堂面向廣大網友實實在在的普法公開課。
積極主動聽取社會公眾意見,認真回應人民群眾關切,以嚴謹的法理彰顯司法的理性,以練達的情理展示司法的良知,以平和的姿態體現司法的溫度。這就是山東高法官方微博全方位呈現“于歡案二審庭審”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有不少網友從早上一直刷到現在,甚至忘記了吃中午飯,共同見證司法公開的成果,并堅信司法機關會做出公正的判決。
從眾多網友反饋的情況來看,這次圍觀“于歡案二審庭審”,顯然是一個學法懂法的過程,很多法律方面的常識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普及。同時,也讓大家愈發明白,面對類似案件,只有堅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樣的原則,才能真正匯聚民意,才能凝聚更多的社會共識。
通過這次圍觀“于歡案二審庭審”,我們日漸看清這樣一個事實:輿論審判、道德審判終究代替不了司法審判?;ヂ摼W語境中的輿論威力不可小覷,唯有讓客觀、理性、尊重事實的聲音與獨立、公正、高效的司法審判實現良性互動,才能讓人民群眾對司法裁判有更多信任感,對權利保障有更多獲得感,對法治建設有更多參與感。
因此,“于歡案二審庭審”不僅是一堂普法公開課,也是一份凈網倡議書。無論輿論多么熱鬧,無論輿論多么喧囂,當前移動互聯時代的輿論是一股推動社會向前的力量,它的方向終歸是指向理性、成熟的。于歡故意傷害案二審公開審判,在增強人民群眾法治意識和法律觀念基礎下,必將以司法公正帶動社會公正,以清朗的網絡空間反哺社會。(齊魯網特約評論員 丁琪)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立場,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