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處黃河下游的中國經濟大省山東一片激情澎湃。
就在4月末,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正式啟動。旋即,這場規模宏大的“交響樂”奏響整個齊魯大地。
新舊動能轉換正成為山東轉方式調結構的“牛鼻子”。1-4月,山東基礎設施投資完成2040.8億元,增長22.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其中,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5.2%,集體企業增長8.9%,股份制企業增長7.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7.9%。
各方研判認為,山東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走勢已經開始顯現。
謀發展:千樹萬樹梨花開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山東被寄予厚望。對此,省委書記劉家義擲地有聲:全省各地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擔當來謀劃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這一重大工程,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這個“今后一個時期山東經濟發展的突破性工作”,得到了全省各地的積極響應。不僅濟南、青島、煙臺這些中心城市,山東其他城市也都陸續對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作出了時間表和施工圖。
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區,省會濟南承載著打造山東未來發展高地的重大使命。能否做好這項工作將深刻影響濟南、乃至山東的發展全局。
6月1日,濟南市濟樂高速南延工程黃河公鐵兩用橋公路引橋第一樁開鉆,這一重大工程的開工,標志著山東省會城市 “攜(黃)河發展”戰略正式啟動。
“濟樂高速南延線工程建成以后,將成為黃河北部地區到達市區東部和中央商務區最便捷的通道。”濟南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項目建成后,對拉動黃河北部縣域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這一重大工程,讓濟南正在由“大明湖時代”邁進“大河時代”。
曾幾何時,發展不盡人意的濟南被被嘲為身處“大明湖時代”,城市建設推進遲緩,經濟被鄭州、長沙等城市超越。
5月,濟南市黨政考察團考察了杭州、合肥、鄭州三市后,山東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提出了濟南必須抓住機遇推動攜(黃)河北跨,從而邁進“大河時代”的戰略構想。
“大河時代”的提法讓濟南人耳目一新,為之一振。
青島是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中,這個開放程度高,科研實力強,創新活力足的海濱城市,打出了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優勢牌”。
正在建設中的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讓世界見識到驚人的“青島速度”。不足四年間,世界最大面積的1萬平方米攝影棚以及15個攝影棚和11個置景車間在這里建成。而當地的傳統制造業青鋼集團,也在去年的最后一天,告別了生產經營57年的老廠區,用老廠區的謝幕換來了位于西海岸新區董家口新廠區“青島特鋼”的新生。
作為山東的老工業城市,淄博提出了牢牢把握發展定位,精心篩選產業項目,不斷提升產業集約集聚發展水平,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力支撐的發展思路。市委書記周連華說,要讓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臺、有地位、有待遇。
“新舊動能轉換也大大推動了地方思維方式的轉變?!钡靥幠z東腹地的乳山市市長宮本杲告訴記者,雖然是小城市,乳山正在通過組建產業投資基金、企業股權投資基金、產業并購基金、天使和風險投資基金,全力謀求資本驅動、轉型升級和彎道超越。
前奏曲:“黃金通道”再升級
5月,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腳手架林立,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施工。放眼望去,一個呈放射狀的巨大“海星”雛形清晰可見。
這個計劃在兩年內建成的、目前世界民航運輸最高等級的新機場,投入使用后,將為青島產業結構升級注入發展新動能。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綜合交通工程部副經理王藝博說,青島新機場是全國首個集高鐵、地鐵、軌道交通為一體的全通型、零換乘機場,將成為空鐵聯運的全交通樞紐,帶動就業30萬—50萬人。
“要想富,先修路”。山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再次提速,為新舊動能轉換唱響了“前奏曲”。
濟青高速公路被稱為山東的“黃金大通道”,貫穿濟南、青島、淄博、濰坊、濱州五大城市。
5月26日,在濟青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昌邑段,一臺臺壓路機正在將瀝青壓實。中午時分,30℃以上的氣溫讓施工人員汗珠不?;?。
據介紹,濟青高速這條全長超過309公里的高速公路,新增用地1153.15公頃,正在將原有的雙向四車道拓寬為雙向八車道,擴容后通行能力將翻番。
數日前,在魯南高鐵施工現場,大型架橋機緩緩將重達900噸的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穩穩落在臨沂北特大橋223號和224號橋墩上,魯南高鐵臨沂至曲阜段首孔箱梁架設成功。
魯南高鐵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俊泉表示,這條山東有史以來建設線路最長、投資規模最大、建設條件最復雜的魯南高鐵建成后,將惠及3500萬人出行。
2016年11月1日,希臘籍大型油輪“基西拉勇士”號在3艘拖輪的拖帶下,順利靠泊中海油煙臺港油品碼頭,并開始進行該碼頭的首船卸油作業。這標志著煙臺地區首座可停靠10-30萬噸級油輪的大型原油碼頭投產試運營,煙臺港完整的原油物流鏈條形成。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總經濟師李濤介紹說,近年來,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批能源、交通、水利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增強了經濟發展后勁。濟青高鐵、魯南高鐵、煙臺港30萬噸級原油碼頭等項目順利推進,使得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完善。
創新篇:打開國際新通道
面對“藍鯨1號”試采“可燃冰”成功的消息,中集集團CEO兼總裁麥伯良按耐不住自豪和興奮:“‘藍鯨1號’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鉆井平臺設計建造的最高水平,將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帶入世界先進行列?!?/p>
“藍鯨1號”由來自山東的企業——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集集團”)自主設計,他們研究建造的這臺目前全球作業水深、鉆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鉆井平臺,突破了世界性難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技術創新打開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新的通道,山東在外貿新業態出口方面持續發力。
也是在5月的2017上海國際車展上,中國重汽7款整車高調亮相,引發國內外采購商密切關注。通過與德國曼公司合作,中國重汽已實現了對世界先進技術的深度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集團黨委副書記于有德表示,重汽開發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9升發動機以及7升和13升的天然氣發動機性能可靠,使用壽命和經濟性都非常優秀。記者獲悉,今年一季度,中國重汽重卡就實現出口收入18億元,同比增長21%。
位于黃河三角洲的華泰集團通過與德國福伊特集團的戰略合作,將“造紙4.0”技術引入傳統的造紙生產,實現了智能制造。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建華說:“產能下來了,產品質量檔次提高了,成本下降了,效益與去年對比能增長30%多。”
在山東革命老區臨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走上國際化成了當地熱議的話題。臨沂商城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臨沂出口商品已經覆蓋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巴基斯坦、德國、白俄羅斯等地正在建設6處“海外臨沂商城”。其中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項目將于今年5月份將建成6800平方米的商品展示中心和14000平方米的倉儲中心;中國白俄羅斯商貿物流園“海外臨沂商城”項目也即將完成。
1-4月,山東省進出口5774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出口3079億元,增長21.7%;進口2695億元,增長41%。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幅分別高于全國9.7、7和13.2個百分點。進出口、出口增幅繼續位列沿海主要省市首位。
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財經大學當代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華教授認為,山東通過加快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激活發展動力,通過技術創新驅動打開發展空間,通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精準發力,新舊動能轉換為山東實現由大到強戰略性轉變和經濟文化強省目標提供了新的動力支撐。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