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一場贓款發還儀式在煙臺市公安局萊山分局進行,30名學生收到了被騙款項,共計45萬元。自此,一起由萊山公安分局黃海派出所偵辦的涉及30名大學生的大學校園貸款詐騙案件成功告破。

震驚!大三學生用同學身份信息貸款40多萬震驚!大三學生用同學身份信息貸款40多萬

  今年3月15日,萊山區公安分局接到轄區某高校多名學生報案稱,他們被同校學生李某、閆某及兩名校外人員誘騙辦理了“名校貸”貸款,遭到詐騙。

  接案后,分局領導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專案組對案件開展偵查。經查,李某為某高校大三學生,平時愛好攝影,日常花銷大,為了籌錢,他琢磨出一個生財之道——利用貸款賺錢。

  于是李某找到同學閆某合謀以請同學幫忙“沖業務量”、“刷單”為理由讓同學申請貸款,讓閆某負責找學生、“拉人頭”;讓社會人初某和孫某負責網絡貸款平臺流程的具體操作,貸款下來的錢由三人按比例瓜分。

  就這樣,從2016年9月底至2017年2月期間,李某和閆某以“接手一個APP,幫忙完成刷單任務、走流程沖業務量”的名義,陸陸續續找了30名同學“幫忙”辦理“名校貸”業務。

  他們為每名學生申請貸款1.5萬元,承諾一次性幫學生還款,不會留下任何記錄,還偽造假的還款截圖給同學……

  殊不知,為了讓錢循環起來,背地里李某卻是分期幫學生償還貸款,還四人分贓花銷了部分貸款,直到東窗事發。

  目前,嫌疑人李某已被起訴,移送檢察機關;閆某、初某和孫某已被取保候審。

無助!父母電話被打爆了,想瞞也瞞不住無助!父母電話被打爆了,想瞞也瞞不住

  大二學生陳某就是受害者之一。5日,見到記者,陳某一臉無奈:“當時閆某找我的時候,說的就是幫他個忙,刷刷單,走走流程之類,都是象征性的,不會造成任何影響,而且他還以人格保證。”

  陳某說,自己平時是不會相信小額貸款之類的,也不懂,所以從來不去關注。“這次就純屬是幫師哥的忙。”陳某告訴記者,大一入學那會,就是師哥閆某迎的新,閆某算是陳某進大學后認識的第一個同學,當時閆某特熱情,主動幫忙搬東西,還噓寒問暖,很細心地教他很多東西,以至于他對師哥印象特別好。

  所以,2016年9月底,當好久不聯系的師哥找他幫忙的時候,他壓根沒多想,拿著身份證和銀行卡就來到了他們約定的地點。

  流程走完后,陳某被告知已經還款后,就沒再管。直到2017年寒假歸來,室友接到陳某的催款電話,陳某才意識到出事了,結果問閆某被告知是因為學生貸款太多,電話打錯了。由于一開始催款電話不多,陳某還心存僥幸,后來,陳某的媽媽也收到貸款公司的催款電話,連忙聯系陳某,陳某這才慌了神,但是仍舊以“電話詐騙”的謊言想瞞住父母。

  可是事情遠沒有陳某想象的那樣簡單,再后來,陳某媽媽的電話幾乎被催款電話打爆了,陳某才不得不如實交代,自己好心幫閆某的忙,卻把自己陷于了“欠債不還”的境地。

  無知!被抓時竟不知自己已涉嫌詐騙

  “被抓時,我都蒙了。”5日,在黃海派出所,嫌疑人初某面對記者直搖頭,“我隱約感到可能是因為這事,但也不至于犯法呀,我就是干我的工作,掙我的錢。”

  原來在被抓前,初某竟完全不知自己已經干了違法的事。經調查,初某在整個環節中,主要負責在網上辦理流程,具體操作申請貸款。

  “我本身就是干中介的,一開始是給李某辦理貸款,”初某告訴記者,由于李某資金需求量大,初某便告訴他可以介紹人辦貸款掙提成。“可誰知他是用同學的身份辦貸款為自己用,”初某稱,和李某合作一段時間后,他感覺到李某貸款太多,無法償還債務,便抽身不再和李某合作。

  初某稱,自己也很無奈,自己只是干自己的活,掙自己的錢,沒想到自己的客戶是個騙子,牽連到自己。以至于警察抓他時,他都是一臉蒙圈。

  對此,辦案民警稱,初某的行為已構成間接故意,這也是犯罪故意的一種類型,初某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卻放任這種危險結果的發生,由于初某法律意識淡薄,只考慮自己的意圖和利益,而不考慮他所帶來的結果,也同樣要受到懲罰。

  無奈!警方呼吁多學法學習預防才是王道

  “名校貸”系列案件屬新型詐騙,方式新穎、手段獨特,是目前社會高度關注的刑事案件類型。據了解,“名校貸”今年發布的《大學生借款風險報告》顯示,84.1%的大學生借款風險意識薄弱,大學生借款風險評分平均分僅為65分,對風險處在一知半解的狀態。

  從目前此類案件暴露出來的問題看,在校大學生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極其薄弱,并缺乏保護個人信息的有效技能。

  對此,辦案民警深感無奈:“我們每年都要進入校園宣傳各種預防及防范鑒別方法,可是學生都不大感興趣。即使來現場聽了、看了,也是心存僥幸,認為沒發生在自己身上,就不去認真思考,走馬觀花看看聽聽而已。”

  “就拿這個案例來說,受害學生多達30名,我們需要給每位受害人固定證據,每個人至少得花費2、3個小時,這還不包括去上海、杭州等地去調取證據。”

  為此,民警呼吁,大學生一定要增強法律意識,加強保護自己,及早預防犯罪,不要等出事了才想起找公力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