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49歲的濟南章丘農民李鳳武來說,麥收時節是他的夢魘。2001年前,他的第一個兒子在麥收時節意外身亡,年僅4歲;16年后,他的第二個兒子又病倒在麥收時節,現在他和殘疾妻子帶著90歲高齡的老母親,面對高昂的醫療費欲哭無淚。
小啟坤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呼吸困難

孩子第一次出遠門
竟是為了看重病
3日下午,濟南酷暑難耐,14歲的李啟坤躺在章丘市黃河鎮衛生院的病床上,痛苦難耐。在這樣活潑好動的年齡段,他已經在病床上躺了五十多天,每過一小時,他身患殘疾的父親就幫他翻一下身。李啟坤今年上初二了,春節后他開始感覺行動不便、眩暈,開始家里人都沒在意,直到后來孩子已經完全不能行走才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5月帶孩子去省立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看病,確診為腦神經纖維瘤。沒想到孩子第一次出遠門去的濟南和北京,竟然是為了做手術,看這么重的病。”李鳳武說。
李鳳武家住濟南章丘區黃河鎮北李村。村子里有體力、有能力的人大都外出打工了,李鳳武小時候患小兒麻痹落下后遺癥,身體輕度殘疾,家中還有90歲的老母親需要照顧,以務農為生,生活困難。1997年春節,第一個兒子出生,為這個家庭帶來了久違的歡樂。不幸的是,第一個兒子4歲時,麥收季節在場院里玩耍,遭受意外事故死亡,李鳳武當時幾近崩潰。打針吃藥幾年后,2003年小啟坤才出生,但現在又不幸得了重病。
“爸爸,我不去北京了,你能帶我去濟南看病嗎?我憋得慌,喘不上氣。”孩子每每這樣說,作為父親的李鳳武就轉過身偷偷掉眼淚。他不是不想,但孩子手術已經借光了親戚朋友的錢,上哪籌錢放療呢?
“孩子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由于李鳳武夫婦身體均有殘疾,日常生活本來就比較困難,孩子就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但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個家庭深陷絕望。不算在山東省立醫院的檢查,僅僅在北京兩次手術的費用就花了近十萬元,對于這個家庭來說,這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李鳳武帶著兒子在北京看病呆了50天,找了4位專家會診過,都說難度很大,而且手術需要半年后才能排上,最后去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第一次手術經過了7個多小時,第二次手術從顱腔內埋下引流管,經過頭顱、脖頸、胸的皮下引到腹腔內。北京的醫院考慮李鳳武的家庭困難情況,努力給他們省錢,兩次手術花了不到10萬塊錢。
小啟坤的第一次手術很順利,第二次手術后,孩子出現了肺部感染,呼吸困難。李鳳武說:“手術后孩子進重癥觀察室,可是一天一宿就要五千塊,我們根本無力負擔,待了一天就出院了,回來到鎮衛生院住院觀察。根據醫囑接下來還要放療,但實在籌不齊放療費了。這個孩子是我們一家人唯一的希望,我們多么希望能讓他活下來啊。”
如有您有意幫助這個家庭,可撥打齊魯晚報熱線96706,參與“齊魯-水滴籌”公益救助行動,通過“水滴籌”平臺進行捐款救助。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