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信娜) 今日(7月14日),記者從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啟動實施現場會獲悉,我國沿海防護林總基干林帶寬度將從原來的200-300米規劃拓展到1000米,到2025年,沿海地區紅樹林面積恢復率將達到95%。沿海地區生態承載能力和抵御臺風、海嘯、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將得到明顯增強。
今天的啟動現場會是對《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規劃(2016-2025年)》的正式啟動。
據統計,僅2016年,我國沿海共發生臺風、風暴潮18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0億元。今年5月,國家林業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編制印發《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規劃(2016-2025年)》。工程區包括遼寧、河北、天津等11個沿海?。▍^、市)和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5個計劃單列市的344個縣(市、區)。
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自1991年開始啟動,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24.9%提高到38.8%。國家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影響,我國沿海防護林體系總體質量還不高,一些地方的基干林帶災損和老化嚴重,建設成果的鞏固面臨嚴峻挑戰,防護功能急需提升。
此次將繼續保護和恢復以紅樹林為主的一級基干林帶,拓展總基干林帶寬度,突出強化其抵御臺風、海嘯等災害的防護功能。上述負責人說,到2025年,沿海地區紅樹林面積恢復率、老化基干林帶更新率和農田林網控制率均達到95%,檉柳林和紅樹林等消浪林帶建設與保護得到加強。
編輯:王中新 倪雪瑩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