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淄博7月17日訊 這兩天熱到爆,然而有的人卻長衣長褲包裹嚴實,空調風扇都禁吹,甚至還蓋上厚厚的棉被!不是她們不怕熱,而是她們在“坐月子”……

  一名產婦就是因為這種“坐月子”方式而喪命!7月9日,一名年輕女子被家人送到山東淄博臨淄區(qū)人民醫(yī)院。送來時,急診科醫(yī)生榮凱發(fā)現(xiàn)這名女子呼吸急促,體溫已經(jīng)高達40℃以上,無法正常與其交流,是中暑最嚴重的狀態(tài)熱射病。

  然而,這么炎熱的夏季,女子卻依舊長衫長褲。女子的家人解釋說,因為她剛剛生了孩子,現(xiàn)在正在做月子,所以必須得穿厚一些。此外,女子坐月子這幾天,雖然天氣炎熱,但為了不讓女子落下“月子病”,將來“怕冷怕風”,他們堅持不開空調、風扇,讓她蓋著被子。

  經(jīng)過檢查,女子的心臟和肝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鑒于女子情況危急,醫(yī)生全力搶救,可是女子的情況太嚴重,最終,沒能挽回女子年輕的生命。

  傳統(tǒng)坐月子觀念 適合現(xiàn)在人們生活嗎?

  1。悶月子:凡產婦都是怕風的,所以即使是夏天坐月子,也得把房屋的門窗緊閉,不能留縫隙,而產婦也要長衣長褲,全身武裝。

  專家點評:在夏天,沒有必要這樣坐月子。房屋門窗緊閉,空氣不流通,如果天氣悶熱,產婦很容易中暑。

  正確做法:適當開窗通風,但應避免穿堂風,畢竟剛生完孩子,抵抗力低,容易感冒。

  2。 懶月子:許多老人認為,產后大人體質虛弱,需要好好保養(yǎng),月子里最好少下床活動,甚至飯菜都得端到床上吃。

  專家點評:這樣做弊大于利,產后及早下床活動,不僅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環(huán)、惡露及時排出,還能使腹肌得到鍛煉。

  正確做法:如果是順產,產婦當天就可下地并稍微走動;若是剖腹產,術后一兩天也可下地了,不過要避免猛烈坐起。

  3。 素月子:生完孩子后,新媽媽恐怕全身都已被汗水浸透了,剛想痛快地洗個澡,但家里的老人說話了,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會落下關節(jié)炎等月子病的。

  專家點評:這種說法根本不正確。正常分娩的產婦,分娩后2-5天便可洗澡,只要注意24小時內不洗澡就可以了。

  正確做法:洗澡用淋浴,且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水溫調至34-36攝氏度。如果分娩不順利,出血過多或有創(chuàng)口,以及平時體質較差的人,則應等身體調理好再洗。

  4。淡月子:很多產婦在產后的頭幾天里過著“食之無味”的生活,這是因為老例說,飯菜內放鹽會影響下奶,所以只能吃“白食”。

  專家點評:不正確。只喝白水、吃白飯,幾天下來人就會全身乏力,這在醫(yī)學上叫低鈉綜合征,產婦分娩后代謝旺盛、乏力多汗,同樣也會發(fā)生這種情況。

  正確做法:清淡飲食即可,沒必要刻意無鹽。

  5。臭月子: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不能刷牙,否則會造成日后牙齒松動,持這種觀點的老人不在少數(shù)。

  專家點評:這也沒必要。吃飯后牙齒間會存有大量食物殘渣,發(fā)酵后進而腐蝕牙齒,還會誘發(fā)其他疾病。

  正確做法:產婦牙齒松動并非因刷牙引起,而是哺乳使得鈣大量流失,所以,當務之急是補鈣而不是不刷牙。

  6。 蛋月子:經(jīng)??梢钥吹剑旰⒆雍?,產婦就“淹沒”在雞蛋堆里了,老例認為,雞蛋營養(yǎng)豐富,吃得越多越好。

  專家點評:吃雞蛋應適可而止。雖說雞蛋營養(yǎng)豐富,但吃得太多,蛋白過剩會增加腎臟負擔,而富余的部分也都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了,且還會影響其他營養(yǎng)的吸收。

  正確做法:每天吃兩個雞蛋為宜,最多三個到頭了。

  7。 湯月子:產后多喝湯,幾乎每家人都會做很多湯犒勞產婦,認為喝湯更有營養(yǎng)。

  專家點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確。產后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多礦物質、多維生素,易消化、易吸收為準。產褥期喝湯是必要的,如雞湯、排骨湯、魚湯、蘑菇湯等,可促進母乳分泌。但這并不意味著湯比肉有營養(yǎng),喝湯時也應吃些肉,這樣才可盡快恢復體力。 

  評:“坐月子中暑身亡”需反思與抵制陋習

  作者:江德斌

  近幾日的高溫天氣,導致不少人中暑住院。7月9日,淄博一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因為中暑,最后不治身亡。送醫(yī)時,產婦體溫高達40多度,心臟和肝臟都有不同程度損傷。家人曾解釋,為坐好月子,家里不開風扇、空調,產婦穿著長袖長褲,還蓋被子。

  這是一起迷信傳統(tǒng)陋習而引發(fā)的悲劇事件,令人在痛惜之余,亦對愚昧思想感到深惡痛絕。此種缺乏科學依據(jù)的所謂傳統(tǒng)陋習,已經(jīng)戕害了無數(shù)產婦,廣大民眾應擦亮眼睛,反思與抵制坐月子陋習,堅持科學休養(yǎng),以免受到陋習傷害。

  凡是中國人,多少都聽到過一些“坐月子規(guī)矩”,諸如不能洗頭洗澡、不能刷牙、不能吹空調、只能靜臥、要蓋被子等。這些中國才有的“規(guī)矩”據(jù)說都是上千年流傳下來的,各地風俗雖有不同,但大同小異,反正都是些沒有科學根據(jù)的傳言,打著“祖先智慧”的旗號唬人。

  而如果仔細追究真相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規(guī)矩”非常不靠譜,不僅違背科學常識,一旦完全遵照的話,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坐月子中暑身亡”就是極端悲劇。

  古人囿于時代的局限性,對醫(yī)學知識的理解非常粗淺,缺乏完整的科學理論依據(jù),都是建立在經(jīng)驗主義和牽強附會基礎上,產生很多荒誕離奇的醫(yī)療手段,“坐月子”陋習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古代缺乏無菌醫(yī)療環(huán)境,以及沒有科學衛(wèi)生的休養(yǎng)方法,導致新生兒和產婦的死亡率非常高,其中因“坐月子陋習”誘發(fā)病菌感染,就占了很大比例。

  進入現(xiàn)代醫(yī)學昌明時代后,衛(wèi)生條件大為改善,新生兒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孕婦生產、休養(yǎng)都有完整的科學護理措施,只要遵守科學常識做好休養(yǎng),就能降低產后疾病發(fā)生率。拿本案來看,時下正值酷暑,氣溫高達近40度左右,已超過人體的正常適應范圍,普通人尚需采取降溫措施應對,遑論身體較為虛弱的產婦,更加難以抵御高溫天氣??墒?,該家人為了怕得所謂的“月子病”,不僅讓產婦穿長衣長褲,還堅持不開空調、風扇,讓她蓋著被子,導致誘發(fā)高熱病而死亡。

  顯然,該產婦不僅是死于中暑,更是被傳統(tǒng)陋習毒害的。而且,這樣的悲劇并非孤例,幾乎每年夏季都有產婦因“坐月子中暑身亡”的悲劇上演。2010年7月份,山東濰坊一產婦為避風寒,室內平均溫度在36℃左右,產婦身上還穿著秋衣秋褲,由于中暑嚴重不治身亡。2015年8月,上海奉賢區(qū)一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出現(xiàn)中暑現(xiàn)象,被送到醫(yī)院救治,最終經(jīng)搶救無效身亡。

  這樣不通科學道理,一味照搬傳統(tǒng)陋習的愚昧做法,不僅沒有達到防范“月子病”的目的,反而害產婦中暑死亡,值得廣大國民深思。現(xiàn)在很多人生活方式已經(jīng)現(xiàn)代化了,可思想還停留在中世紀,迷信傳統(tǒng)陋習,實在是要不得。不應再閉著眼睛瞎繼承陋習,要堅持用科學方法,辨識清楚傳統(tǒng)陋習的危害,堅決與陋習做斗爭,摒棄掉一切違背科學的傳統(tǒng)陋習。

  (閃電新聞編輯高亞南 綜合人民日報、華商報、重慶晚報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