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常態下,各地在經濟下滑壓力加大的不利形勢下,積極把握新的發展機遇、探索新的發展思路、尋找新的發展動能,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在山東,作為濱海小城的日照,在規模、實力均屬“小塊頭”,且周邊“大塊頭”城市林立的情況下,提出了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旅游富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五大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子,其2016年全年和2017年一季度GDP增速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其藍天、碧海、金沙灘的自然稟賦和生態環境令人羨慕。

  然而,如同硬幣擁有兩面,令人羨慕的背后是“濱海小城”的尷尬——其經濟體量在全省倒數第二、面積在全省倒數第三,人均GDP在全省平均線以下,是沿海欠發達城市。環視周邊,與日照接壤的青島、臨沂、濰坊,要么經濟實力雄厚,要么“塊頭較大”。

  一方面自身是“小塊頭”,一方面還面臨“大塊頭”的包圍,日照的出路在何方?

  善謀者勝,遠謀者興。作為“濱海小城”,日照充分發揮自身特色,以追趕、摘帽(到“十三五”末,全市人均GDP趕上全省平均水平,甩掉沿海欠發達的帽子)為目標,把生態作為立市之本,把工業和旅游作為產業支撐,以開放和人才作為動力之源,深入實施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旅游富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五大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充滿活力的“新日照”。

  數據顯示,2016年日照市經濟增速持續回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02.49億元,比上年增長8.1%,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4個和0.5個百分點,列全省17市第二位。今年一季度,日照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65.08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提高2.0個百分點,比全省高2.4個百分點,同樣居全省前列。

  新常態下,日照跑出了發展的“加速度”。其成功的經驗證明:只要找準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圍繞這條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小城同樣可以有大作為。

  以生態立市拉長長板,讓綠水青山成金山銀山

  藍天碧海金沙灘、陽光綠地大自然,無論是生態資源還是環境優勢,日照可謂天生麗質。

  然而,天生麗質并不代表終生美麗,“生態”之于日照,不僅是美譽,更是一種思維習慣,對“生態”的執著追求,已經深深根植于城市發展的脈絡中。長期以來,日照依靠生態優勢搶得了許多發展先機,可在新常態下,轉型發展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日漸凸顯。

  美麗潔凈的日照沙灘 陳長禮 攝  美麗潔凈的日照沙灘 陳長禮 攝

  前行中,日照在反思:如果經濟搞上去了,老百姓富裕了,但環境破壞了,身體垮了,又有什么意義?發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沉甸甸的生態砝碼,也是沉甸甸的生態責任。對日照而言,生態稟賦倘若不能加以保護,不僅優勢喪失殆盡,甚至連生存發展都難以為繼!

  于是,日照重新確立城市發展的“五大戰略”,“生態立市”被列在“五大戰略”之首。圍繞建設“山清水秀美麗日照”的總目標,“生態日照”成立日照著力打造的金字招牌。

  2016年年底,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港還海、生態修復項目“月亮灣工程”開工建設。未來,運行近30年的日照港煤炭裝運碼頭舊址上,3公里的生態岸線和45萬平方米的金沙灘將呈現在世人面前,屆時日照傲人的金沙灘可串聯成線,將成為城市耀眼的“金腰帶”,有效促進日照高端旅游產業發展。

  日照綠茶是日照的一張“名片”。如今,生態環保的茶產業,真真正正讓日照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2003年才進入濟南市場的圣谷山日照綠茶,現在已成為日照綠茶中銷量最大的茶葉之一。“圣谷山”品牌在注冊成功的第四年即被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成為山東茶行業為數不多的省著名商標之一。日照“十三五”茶葉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全市茶園面積發展到30萬畝,茶葉產量2.3萬噸,干毛茶總產值46億元,主產區茶農畝均增收1000元以上。

  日照綠茶 陳長禮 攝  日照綠茶 陳長禮 攝

  在發展經濟和生態呵護之間,日照還不斷證明:只有落后的企業,沒有落后的產業。只要把好項目入口關,推動現有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科技含量,就能沖破舊發展模式的天花板。

  成立于1992年的山海大象集團,從做傳統的房地產開發起步,近年來積極推進綠色發展戰略。2013年,該集團與德國能源署合作,引進先進的被動式房屋技術,全面改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質量,高質量、高效率地建設符合市場、客戶及綠色低碳發展所需求的高品質綠色住宅,全力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2015,該集團又成立大象能源,推進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開發環保新能源。

  山海大象集團的轉型之路,正是日照以生態立市、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

  如今,日照收獲了一系列的生態名片:“全國生態示范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中國十佳綠色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世界清潔能源獎”、“聯合國人居獎”……

  日照堅持以生態立市,不僅是綠色發展理念的體現,其實也是在發揮長板理論,把日照的好生態利用好,從而帶來旅游產業、茶產業等的壯大,將城市發展的上限大大提升。

  以工業強市、靠旅游富市,雙輪驅動的日照駛入快車道

  作為濱海城市,日照的產業出路在哪里?

  工業是發展之本、興市之基、就業之源,是城市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作為有著良好工業基礎的城市,日照把工業作為強市之基,擺到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加快膨脹總量、優化結構、提升質量效益,隆起發展脊梁。

  圍繞按照打造山東半島重要臨港產業基地的目標,日照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全力推進工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日照緊緊扭住“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這個牛鼻子,引進新加坡金鷹集團投資200億元的清潔能源項目,飛奧無人機發動機、太古飛機日照維修基地、美國PA28射手飛機生產基地等一批航空產業項目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日鋼、亞太森博等重點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日照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23.27%。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日照全市65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47.16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比全省(7.5%)高4.4個百分點,居17市第一位。傳統優勢行業產品結構升級,附加值提高,價格快速回升,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改善。

  在做強工業的同時,日照把旅游作為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支撐。

  作為美麗的海濱城市,日照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因此,日照提出了旅游富市的戰略。

  日照出臺了《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了27條舉措、35項重點任務,排出了109個重點旅游項目;在全省率先成立市旅游發展委員會,推動旅游工作由部門單打獨斗、“小馬拉大車”向黨委、政府全方位推進轉變;堅定推行國有景區“三權分離”改革;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全面提升旅游服務水平;積極創新營銷方式,將通航新聞發布會、旅游宣傳推介會、招商與產業推介會“三會合一”,開到廣州、哈爾濱、鄭州、重慶、廈門、西安……

  各類資本競相追逐日照旅游項目的熱情高漲:去年以來,全市共開工建設旅游項目101個,其中投資100億元的東方太陽城項目被列入全省十大文化旅游項目,投資2億元的城市客廳萬平口景區提升項目投入運營,投資1.2億元的大型視覺盛宴“日出東方—海之秀”項目華麗開演,投資7000萬元的高端濱海露營目的地———藍海1號露營公園二期項目開門納客,投資6.7億元的海洋文化主題特色度假小鎮———東夷小鎮等項目全面鋪開……

  古色古香的海邊小鎮 陳長禮 攝  古色古香的海邊小鎮 陳長禮 攝

  “旅游富市”戰略恰似如椽巨筆,把古老日照4000多年的歷史積淀化為深厚底蘊,重新描繪著現代日照的如詩畫卷,也為日照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信心與力量。

  陳長禮 攝  陳長禮 攝

  2016年11月,日照人迎來令人振奮的消息———日照成功列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這對加快推進日照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將產生深遠影響。

  一邊是工業強市,一邊是旅游富市,“雙輪驅動”讓日照逐漸駛入了快車道。

  開放讓小市變大市,人才讓日照有活力

  “日照是個小地方,如果不開放,在中國就是一個偏居一隅的邊陲小市;一開放,就會小市變大市”。

  面對市域面積狹小、本地資源有限的現實,日照人認為:日照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和“一帶一路”主要節點城市,海、空兩港齊備,對外開放條件優越,但日照的外向度與擁有的優勢卻不相稱。這意味著,日照開放發展層次不高、水平較低,不是輸在客觀條件上,關鍵在于主觀因素上。只有開放才能“放大日照”。

  日照把“開放活市”作為一個重大戰略來抓,這個很多人眼中的“小城”,以“聚山納川”之姿,站在時代前沿,觸摸更為廣闊的世界——

  從搶抓“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機遇,被列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到中亞合作論壇的成功舉行,讓世界又一次發現了日照之美;從“突破園區 聚力招引”,打造經濟園區這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到設立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鼓勵企業境外開拓市場;從效能革命刮出聲威,到千方百計招才引智……

  開放活市,為日照砥礪前行的經濟構筑了堅實的地基。與此同時,日照把人才興市上升到戰略高度。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日照市人才資源總量僅為30.92萬人,而城市規模差不多的連云港、威海,人才數量均大大超過日照。

  日照分析認為,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人才匱乏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之一。“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頭號工程實施以來,日照市制定出臺了省內領先、比肩江浙的人才引進政策,下大力氣招賢納士,補齊人才短板。日照提出,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等高級人才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科研經費,博士生來日照就業或創業每月發放3000元生活補貼、500元房租(社保)補貼,在日照工作滿5年首次購房的,由同級財政一次性給予15萬元購房補貼;研究生每月發放2000元生活補貼、400元房租(社保)補貼……

  在人才興市戰略指引下,日照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強市之基、發展之本、轉型之要,以高層次、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先導,以急需應用型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各類科技創新平臺為支撐,力圖最廣泛、最大限度地激活人才資源這個生產力中最活躍、最能動的因素。僅2016年,日照就招引創業人才團隊36個、創新團隊54個、創新人才460人。

  日照,這座規模不大的“濱海小城”,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演繹了拾級而上的精彩。

  來源:舜網